踏青赏花、户外徒步、品尝美食、体验民俗……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繁花盛开的春日美景映衬着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消费市场一片春意盎然。
“升温”的数字,吐露春意。数据显示,清明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2.7%。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日均约2.5亿人次,比2023年同期日均增长53.5%。
节假日消费是观察经济活力的一扇窗口。假期的出行旺、旅游火、消费热,折射着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
活力在人气。“全国的景区看起来都像有1亿人”——话题走红社交网络的背后,是个体感受与假日市场的共鸣。从洛阳牡丹文化节、林芝桃花旅游文化节,到天津五大道海棠花节、婺源油菜花节,春日活动精彩纷呈,吸引人们赏花出行,短途游、周边游和异地游备受青睐。各地郊野公园、主题乐园、历史文化街区、商圈、古镇等也迎来游玩热潮。可以说,大江南北处处有人气,幅员辽阔、体量庞大、人口众多的中国市场魅力一览无遗。
活力在新意。天水、大同、景德镇、秦皇岛……这个假期,许多城市成了“新晋顶流”,新兴旅游目的地成为假期消费一大亮点。从过去跟着旅游团看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到现在沉浸式旅游享受当地美好生活,小小转变折射市场新意。与出游相伴,国风穿搭、新中式、汉服妆造、非遗体验也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多元化需求、丰富的供给,正让消费领域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新气象不断涌现。
人气与新意双双加持,中国假日消费实现一个个超越。清明假期电影票房约8.5亿元,刷新中国影史清明档票房纪录;美团数据显示,假期“吃喝玩乐”日均消费规模同比增长39%,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等城市消费规模居全国前列。
消费的集中释放,成为全年消费的延续和起点。往回看,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服务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市场发展向好。往前看,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涉及万亿元规模的大市场加速开启,消费市场源源不断获得动力。
一年之计在于春,消费热力涌动,各行各业不负美好春光,传来一个个向上向好的数字:今年前两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8%;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升至扩张区间,市场运行恢复向好……“热腾腾”的数据印证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正如路透社文章所说,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在恢复良好的基础。
短暂的节假日之后,勤劳的人们重返工作岗位。一个春意盎然的中国,蒸蒸日上、未来可期。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