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进步,网购平台纷纷设置“免密支付”功能,给消费者带来便捷体验的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近日有消费者反映,不知何时开通了免密支付功能,直到手机频繁收到账单,才发现平台账号已被盗。
一些平台和商家在推广免密支付时,往往采用小字提示、默认勾选等方式,导致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开通了免密支付。有的平台还通过立减1元等方式诱导消费者开通。当消费者意识到问题并试图关闭该功能时,却往往面临操作复杂、难以找到取消入口等问题。
织密消费者权益保护网,不能让消费者糊里糊涂“被免密”。平台、商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醒目方式明确告知消费者免密支付的开通条件、风险及取消方式,同时优化取消流程,确保消费者能够轻松关闭该功能。
规范才能让免密支付走得更远。市场监管、工信等部门以及消协、行业协会要加强对免密支付侵权问题的关注,健全监督治理机制,通过约谈指导、立案查处、责令整改、通报曝光等方式对相关平台、商家进行制约、惩戒,推动行业自律,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与市场秩序。
还要加强支付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提高消费者对免密支付功能的认识和理解,帮助消费者做好风险防范。消费者自身也应提高警惕,加强保护意识,定期检查账户交易记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警并通过银行或平台挂失账号,及时修改密码,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