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A股上市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商誉减值”成高频词。一些上市公司因此前收购的子公司发生商誉减值,引发了股价波动和投资者担忧。例如,纳思达对其子公司利盟国际计提商誉减值高达78.84亿元,使该公司去年业绩出现亏损。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上市公司对过去收购资产时所形成的商誉,要按照实际运行状况,基于审慎性原则进行必要的重估,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商誉减值。也就是说,上市公司购买的子公司没有之前那么值钱了,如今需要减掉虚高的价值,更准确地呈现其真实面貌。
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影响,近年来,部分上市公司所收购资产没能获得预期收益,企业通过重新确认资产价值,进行相应商誉减值有其合理性。及时合规的商誉减值,是上市公司准确披露会计信息不可或缺的一环,有利于投资者更准确地了解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也有利于公司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一些上市公司为曾经的高溢价收购、盲目跨界并购行为买单。过去几年,部分上市公司为追热点、炒概念,高溢价、高承诺收购,以形成高商誉,但后续发展不及预期,只能通过大额商誉减值甩掉财务包袱,继而引发业绩变脸、股价下跌。
无论何种原因,商誉减值尤其是一次性巨额商誉减值,必然会影响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对中小股东造成伤害。这给上市公司提了个醒:并购并非发展的灵丹妙药,企业还得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做好尽职调查的前提下科学决策,从源头上规避商誉虚高。
值得警惕的是,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背后,也可能存在“财务洗澡”等违法违规行为。根据监管部门披露的案例,不乏上市公司将商誉减值作为调节利润的手段,通过一次性巨额商誉减值进行财务“洗澡”,以达到操纵业绩的目的。
洗得掉的是表面上财务报表的难看,洗不掉的是实际经营能力的羸弱。今年以来,沪深交易所已发出多封问询函,追问相关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合理性,其中部分公司因操纵商誉减值而遭到监管处罚。
遵纪守法应是上市公司坚守的底线。上市公司应秉持审慎原则,合理合规进行商誉减值,避免因业绩大起大落造成股价动荡。同时,要真实客观进行信息披露,积极回应投资者关切。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