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对保险业发挥市场风险管理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2024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金规〔2024〕5号),要求“加强重点领域绿色保险保障”“提升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并提出“加快发展气候保险,加大对气候投融资试点地方的风险保障力度,服务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巨灾保险发展,扩大巨灾保险覆盖面,运用再保险有效分散风险,研究探索通过巨灾债券等新型风险转移方式拓宽风险分散渠道,推动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巨灾风险分散体系,提升行业巨灾风险承担能力”等重点工作要求。因此,新时代下,保险业研究气候保险创新是保险业的重要工作任务。
中国气候金融与巨灾保险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发展带来重大风险,并造成巨额经济损失。随着人口和经济的气候变化影响暴露度持续增加,人类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挑战将更为严峻。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大量投资,气候金融的概念应运而生。近年来,全球气候金融快速增长,但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愈加突出,全球每年气候融资的缺口可能在3万亿-4万亿美元量级,以当前的气候融资方式和手段,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目标的资金压力巨大。
对我国而言,气候变化的影响和损失非常大,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灾损率基本维持在1%-2%之间,显著高于发达国家水平,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灾损率仅为0.27%,日本为0.5%;中国的财政收入灾损率年均在12%左右,而美国的这一指标还不到1%。高比例的经济损失给中国财政带来较大负担,严重制约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据预测,要实现2060年碳中和,我国新增的投资规模在139万亿元左右,平均每年大概3.5万亿元,约占到当年GDP的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7%左右。而目前我国在气候领域的公共财政投入每年在4700亿元左右,存在巨大缺口。
2014年起,巨灾保险逐步在深圳、宁波、云南、四川、广东、河北、重庆等地试点。但由于政策和保险行业资本实力等原因,中国自然灾害承保业务开展缓慢,保险业风险分散和损失补偿的价值在这个方面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国际巨灾保险衍生创新——巨灾债券
国际经验表明,以巨灾债券为代表的气候金融创新工具,有效释放了市场活力,引导和推动发行人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管理能力。
巨灾债券作为一种具有公共属性的保险衍生工具,通过风险转移机制和定价机制,有效连通了保险市场和债券市场的资源要素,将保险市场的巨灾风险转移至债券市场,同时拓宽了巨灾保险资金的来源渠道,为有效管理巨灾风险提供了解决思路。自1997年美国USAA保险公司发行了世界首只飓风巨灾债券后,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年发行量从1997年的7.85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164亿美元,平均每年25%的增速增长,且2023年巨灾债券的投资回报率在所有另类投资中位居第一,创下历史纪录,相关债券发行速度也大幅攀升。
探索和研究适合中国巨灾债券的途径选择,创新巨灾风险保险制度体系,有效管理和应对气候变化风险,不仅有利于中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而且对于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实现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
“双碳”目标下保险功能的再延伸
“双碳”目标下,保险业应对气候变化风险也迫切需要从解决气候金融资金缺口和完善保险风险保障两方面着力,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功能的属性特征。传统上,保险属于广义的金融学范畴,但是高度独立、单独推进,至于两者的联系一直为人所忽视。全球保险市场,在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背景下,催生了保险巨灾衍生品等创新产品,使金融和保险发生多尺度、全方位融合。现代金融学对保险理论和实用研究的影响日益增强,保险应用也越来越遵循一般金融范式,融入金融功能框架。
国际市场上气候巨灾风险证券化通过证券产品的创造和发行,将承保风险转移到金融市场上,从而将保险功能进行了延伸,使保险产品具有连接保险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作用。
保险功能的演变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是随着历史演进和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的。可以把保险功能进一步扩展,实现更好的制度安排。例如,巨灾债券融合了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两种风险管理方法,将保险市场的巨灾承保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打破了保险和金融两个行业和机构界限,使保险公司的风险转移效益、可保风险范围和承保能力都得以改善,金融市场间接为纯粹风险提供保障,促使重大风险累积在保险公司和金融市场间实现了优化配置。同时,巨灾债券作为标准化产品,透明度较高,减少了信息不对称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流动性,可以在金融市场交易所直接交易,以服务大量的消费者。而传统保险产品由于信息不对称性程度较高,针对具有特殊金融需求的消费者定制等特点,流动性较差,适用于金融中介职能,在市场进行交易。金融市场帮助保险市场创造新的更加个性化的产品。
保险业要向“风险治理、价值创造和资源配置”的现代功能转变,推进保险业的变革与发展,使保险成为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自适应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