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多地出现特大暴雨、山洪和地质灾害,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迅速部署保险机构做好风险预警和保险理赔服务。
今年广东入汛早、强对流天气多发,暴雨来势迅猛,引发山洪、地质灾害、城乡内涝等灾害风险较高,防汛形势严峻。据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督促辖内银行保险机构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保障基础金融服务安全和畅通。根据受灾情况合理制订营业方案,依托科技赋能精准定位受灾主体;主动对接防汛救灾、民生保障各类企业,开通绿色业务通道;提升定损查勘效率,对灾前预警防范、灾中协助救援、灾后理赔服务做好全过程保险应对;聚焦农民、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等重点投保主体优先做好相关保险查勘定损理赔。
4月份,广西多地出现强对流天气,贵港、梧州地区普遍遭遇中到大雨,贺州14个乡镇遭受洪涝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金融监管总局广西监管局第一时间推动行业启动重大灾害事故金融服务应急响应工作机制。贺州分局指导辖区农险承保机构筹集资金租赁大功率抽水机15台,提供给临河、临库或低洼地区等易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农户使用。各保险机构迅速成立应急工作小组,统筹分配吊车、拖车等灾害救援车辆。截至4月29日,辖内财险机构共接到报案1810件,估损金额6685万元,已赔付425件,赔付及预赔付金额126万元。
“监管机构对保险公司的风险防控要求在不断提升,保险公司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增强相关的风险管理能力。例如,需加强客户风险管理、开展尽责调查、做好投后管理等。”中国太保在5月份发布的《2023年应对气候变化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表示,近年来,气候风险对保险机构的影响正在加剧。从负债端看,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事件频发,可能导致保险公司面临更多索赔,尤其是车险、非车险、农险等财产损失类保险业务,经营结果受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较大。同时,还可能会导致再保价格的上涨,进而增加公司的负债成本。
气候变化在为保险机构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不断催生新的产品与服务需求,带来新的机遇。报告建议,保险公司可以针对各类气候风险创新开发保险产品,满足日益增长的气候风险相关保障需求。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风险防控专长,开发定制化气候风险减量服务解决方案,为更多行业带来深度风险管理服务。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近期提示消费者,更好地运用保险手段减少汛期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关注出行安全、应急避险、出险救援、保险保障。消费者可以充分利用保险机制防范风险,如希望在汛期人身和财产权益得到更为全面的保障,可重点关注意外伤害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农业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和企业财产保险等保险产品。在投保时注意仔细阅读保险条款,重点关注免责条款等内容,以便在理赔时更好维护个人权益。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