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今后两年节能降碳总体要求,并在重点任务方面部署了10方面行动27项任务。其中,“交通运输节能降碳”部分提到,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引发广泛关注。
事实上,这并非政策中第一次出现“放开限购”的表述。去年到今年,国务院陆续发布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中就多次提到“因地制宜优化汽车限购措施”。本月中旬,深圳出台相关通告,取消非深户籍人员申请新能源小汽车增量指标社保限制,放宽名下仅有1辆在深圳市登记的小汽车个人申请混合动力小汽车增量指标的条件限制,利好非深户籍常住人口和本地“有车一族”增购新能源汽车。全国多地也出台了汽车“以旧换新”的相关方案和实施细则,新能源汽车普遍在其中“唱主角”。
为何在当前阶段要推进放开限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可以结合经济学中的“替代品”概念进行分析。一些城市最初提出“汽车限购”的目的正是为了鼓励绿色出行、改善交通拥堵,对汽车特别是燃油车的总量进行控制,此时限购后的替代品是非机动车、公共交通等出行方式。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顺应了节能降碳、绿色环保的大趋势,替代效果更为显著,车主换“新”换“绿”更为主动。
逐步取消限购也是对“以旧换新”政策的有力支持,能够为新能源汽车逐步替代燃油车,环保智能的新技术逐渐淘汰过时产品扫清障碍。逐步放开限购之后,一方面,降低购买门槛,经过体会比较后,自然会有部分车主更加倾向于更换技术成熟、环保智能的新能源汽车。另一方面,也能吸引部分有购车意愿的“准车主”选择购置上牌更为简便的新能源汽车,扩大部分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市场前景广阔,已成为部分地区的支柱产业,拉动就业增长和技术创新。在此背景下,逐步解除不必要的购车限制,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无论是对生产侧还是对消费侧而言都很有必要。放眼长远,放开限购不仅能够进一步激发行业活力,也能够在产品更新换代中,将新能源汽车“带”入更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推动供求曲线达到更优均衡。
中汽协预计,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将达到31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150万辆。业内普遍预期,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在2025年超50%,这也要求目前仍在实行新能源汽车限购政策的城市结合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以适应更大的市场“盘子”。不难想见,放开限购后,有望进一步促进汽车市场通过有序竞争调控产量和规模,迸发更强的市场活力。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