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被誉为中华龙脉,骊山作为其重要支脉,自周秦汉唐以来便是皇家园林和风景名胜之地。但近年来,随着土壤侵蚀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区域内红粘土裸露面积不断增大,使区域生态面临严重挑战。
施工人员通过无人机进行绿植养护。
由西安城投集团负责实施的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骊山浅丘区红粘土分布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I期),成功解锁红粘土变“绿”的密钥,恢复骊山生态活力的同时也筑牢了秦岭生态屏障。
山体坡面改为水平阶 “锁”住水土
红粘土是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质泥岩等),在亚热带温湿气候条件下,经风化而成褐红色、棕红色或黄褐色的高塑性粘土。在大面积裸露的红粘土质坡面上,经雨水冲刷后,红粘土极易风化剥落,导致边坡水土大量流失。红粘土区域内植被覆盖率低、水源涵养能力差,极易形成冲蚀、剥蚀、泥流、溜坍、滑坡危害。因此,骊山浅丘区成为自然坡地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和灞河流域最主要的泥沙来源地。
施工人员查看水平阶上绿植生长情况。 杨力 摄
5月28日,在临潼区代王街道与穆柯寨街道交界的山体处,为了将红粘土“锁”在坡面上,山水项目建设施工单位在山体坡面人工开挖出多条宽一米左右的水平阶,将原本的陡坡改成类似梯田的结构,利用水平阶形成的平台承接高处流下的水和土,再利用生态挡墙将水土牢牢固定在山坡上。远远望去,绿色的生态挡墙嵌在裸露的山体上,如同一条条绿色的丝带。站在山坡上新建的水平阶上,在项目现场,今年春季在山坡上栽植的绿植已经成活,绿色的“星星点点”在微风的吹拂下显得格外灵动。
骊山浅丘区红粘土分布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I期)施工负责人刘建东说,施工过程中,共开挖水平阶2.9万米,制作鱼鳞坑135.8万个,建设谷坊560.8米,立起生态挡墙2997.79米,安装拦泥网1761.1米,铺设生态毯4.2万平方米,设置植生孔6.90万个,种植乔木64.2万株、灌木84.6万株和藤类植物16.8万株。针对红粘土植被难以生长的问题,采取土壤改良、添加保水剂等措施,确保树木“种得活”“长得好”。为保证治理效果,施工中选取了适应当地土质和气候的侧柏、刺槐、油松、白杨、紫穗槐、毛山桃、胡枝子等苗木进行种植,目前,植被成活率达到95%以上。
无人机滑索空投 红粘土变“绿”
采访中,从项目山脚下行至四五十米高的半山腰足足步行了20分钟。因为坡陡且没有可通行的道路,跟着建设施工单位的养护队伍,一路踏着杂草中间仅30厘米宽的人工新开凿的小路前行,一路上最陡峭的地方几乎与地面垂直。
“以前这里完全无法通行,脚下的路也是今年年初进场施工时,施工人员一脚一脚踩出来的。”项目建设单位西安城投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管理人员陈奕超说道,项目施工作业的区域,遇到了全国范围内都十分罕见的红粘土,施工难度较大,安全风险也很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在生态复绿修复中,项目针对山体陡峭、沟壑纵横的复杂施工地形环境,使用了竖向、横向相结合的多重安全绳锚固防护方式,保证安全施工。针对山体坡面大量苗木运输的难题,施工人员采用无人机、滑索与人工背扛等多种措施,确保苗木投放,后期的绿植养护,将继续采用无人机飞防的方式展开。同时,项目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3个典型坡面作为示范设计,确定不同类型的生态重建方案,选择治理难度高的斜坡段,开展关键技术试点工程,为后续治理快速推进提供参照。
目前该项目施工已基本完成,通过对戏河流域两侧裸露山体坡面进行生态复绿和发育控制治理,实现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率29.26%,整体植被覆盖度提升至11.66%。截至目前,累计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863.45公顷,裸露坡面已具备植物生长立体条件,大量种植植被均已生长发芽,形成植被先锋群落;通过水土流失发育控制治理,大面积坡面植被覆盖度得到较大提升。为秦岭北麓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来源: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