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歌曲非常悦耳,里面有丰富的含义,他们会在劳作的时候唱这些歌来减轻劳作的辛苦,我非常喜欢。”6月4日,来自16个国家的18位驻华外交官齐聚榆林,走进陕北民歌博物馆,听高亢粗犷的号子,唱肆意嘹亮的信天游,体验悠扬婉转的小调,体验来自黄土地的别样浪漫。
驻华外交官走进陕北民歌博物馆
陕北民歌来源于劳动,是扎根于黄土的参天大树。起初,生活在艰难困苦环境中的陕北人民以歌声寻找精神慰藉,曲调苍凉悲壮却也大气乐观。时代向前,陕北民歌也与时俱进,创新表达形式,但其豁达乐观的精神内核从未改变。
歌曲《东方红》讲述了广大贫苦农民在毛泽东主席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追求幸福生活的喜悦心情。现场,捷克共和国驻华使馆副馆长马金声情并茂地用中文唱起了这首歌。马金表示,一听民俗歌曲就觉得很感动。他说道:“我们国家也有民俗歌曲,以前人们的生活环境很苦,也通过歌曲表达情感。捷克民歌与陕北民歌虽然歌词迥异,但内容大体相同,表达的情感也是相通的。”
驻华外交官在陕北博物馆内听榆林小调
参访现场,驻华外交官随乐舞动跳起陕北秧歌,唱起《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了解《兰花花》背后的爱情悲剧,体验用三弦弹奏榆林小曲。布基纳法索驻华外交官帕伦福·尼法布罗表示,陕北民歌非常让人震撼,其中有很多音乐代表爱情、劳动和力量,这三个因素结合在一起,中国就是一往无前的。帕伦福·尼法布罗说:“小时候,我看过一些电影,了解到中国的文化传承是很有力的,中国做出了很好的选择,选择了很好的道路。是世界向往的典范。”他说道,“我们要继承过去的东西,从过去汲取智慧来定位如今的自身,并带着这些营养和能量走向未来。”
驻华外交官体验扭秧歌
“我非常高兴,这里太棒了!博物馆互动性非常强,我们唱了很多,还和他们一起跳舞,这和别的博物馆有很大区别。特别是我们一开始在球幕影院观看视频,我从来没见过,这是一次非常棒的经历。”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驻华使馆公使欧可·乌切说道,“尼日利亚与中国都拥有丰厚的文化和历史遗存,这也是两国可以建立交流的一个原因。”
欧可·乌切表示,音乐、文化的交流可以跨越壁障,使不同国家的人民心意相通。时至今日,与时偕行的陕北民歌早已走出黄土高原,走向全国,甚至“圈粉”世界,豁达直爽的陕北民歌正在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联结世界的重要文化纽带。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