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份以来,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不少产品甚至降至0费率。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理财产品费率水平较低,进一步下降空间有限。要提升市场竞争力,理财公司应更加重视产品的投资管理和收益体验,多举措提高投资者获得感。
理财产品密集降费
近期,民生理财、中银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等公司旗下产品密集发布公告,下调产品费率,涉及固定管理费率、销售费率和托管费率。
固定管理费率方面,不少固收类理财产品将管理费率下调至0.15%左右,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则多下调至0.1%以下,部分产品甚至一度降为0费率。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2万只理财产品的固定管理费率低于0.1%,占比37%。
“费率下调是理财公司短期内稳住规模、吸引投资者的手段之一,有助于在与公募基金竞争中建立优势。”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普益标准研究员杨国忠分析称,首先,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存款吸引力下降,资金流出,机构下调理财产品费用以吸引客户。其次,“资产荒”再度出现,不仅理财持仓的存款产品利率下降,其他优质固收资产也在减少,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各机构通过降低费用让利客户。
普益标准研究员董翠华补充道,在理财产品整体收益下行、理财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降费已成为发行机构常用的营销手段,预计“降费潮”还将延续。
进一步下调空间有限
实际上,自2023年以来,理财产品已开启了多轮降费。
根据普益标准的数据,截至6月12日,存续固收类、混合类理财产品的平均固定管理费分别为0.19%、0.31%,分别较去年底下调0.18个和1.21个基点。
睿智新虹理财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银行理财固定管理费率为0.1865%,较去年末下调0.45个基点,相较去年年初降低了1.92个基点。
谈及理财产品费率调整的趋势,普益标准研究员李霞认为,理财产品的三大基础费率——固定管理费率、销售费率和托管费率,目前的平均费率水平分别为0.1957%、0.1465%和0.0198%。在产品收益欠佳的背景下,理财公司通过产品创新、降费等举措吸引投资者。
睿智新虹理财研究院表示,目前理财的费率水平已处于历史较低位置,远低于同类公募基金的费率水平,大幅降费可能会威胁到理财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费率继续下降的空间非常有限。
多举措提升产品竞争力
受访人士表示,对于理财公司而言,降费让利带来的积极影响相对有限而且是阶段性的。要提升市场竞争力,各家机构应将业务重点放在产品管理和投资收益上,努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理财机构要提高收益,更应该依靠强化投研能力、做好资产配置,降低费率并不是最好的方式。费率过低或无法覆盖运营成本,也不利于理财公司持续经营。
“面对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理财公司需要维持和扩大市场份额,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普益标准研究员王杰直言,降费让利虽然算是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但这种影响是阶段性且有限的。理性的投资者并不会仅根据费率水平来选购和继续持有理财产品。
王杰强调,长期来看,投资者预期目标的实现更为重要,良好的业绩表现才能真正增强客户黏性。
他还提到,2023年7月以来,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迅速推进,对财富管理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理财公司调降产品费率正是顺应这一趋势。
“随着市场逐步恢复常态,理财机构供给能力不断升级,市场对理财投资需求的潜力仍然很大。”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未来理财公司需要提升资产配置能力,继续加强债券固收资产配置,保持一定比例的高票息资产,合理调节债券久期等;同时,适度增加权益等资产的配置,提升整体收益水平。
“对于投资者来说,费率高低不应作为选择理财产品的关键因素。要根据自身风险偏好、流动性需求、投资能力等因素进行资产配置,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董希淼说。
(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