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网红机构3小时“收割”2亿元的消息冲上热搜,带火了“高考志愿规划师”这一职业。但记者调查发现,目前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机构冗杂、标准不一,从业人员鱼龙混杂,虚假宣传、服务质量差等投诉频现。
“韭菜”之所以好割,离不开“信息差”的土壤。填报志愿,恰恰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人生大事”。这是一项技术活,不仅要对各种政策规则了然于胸,而且得综合考虑城市、院校、专业、就业等诸多因素。一些家长受限于认知水平,不善于收集和分析信息,加之部分官方渠道个性化程度不足,一些机构不断渲染焦虑情绪,“高考志愿规划师”有了市场空间。
事实上,有关部门并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这类职业资格证书,有培训机构声称“21天就能拿证”,其中的含金量可想而知;几乎所有机构都宣称“百分之百保上”,然而有些“持证”规划师,甚至连“哈工大”和“哈工程”都傻傻分不清;明明说好是“一对一服务”,结果变成“技术不够,AI来凑”……名为“规划师”,却未必“师出有名”。
教育部曾提醒,有的机构表面上承诺“一分不浪费”,但暗地里为了提高所谓的成功率,竟然鼓动考生填报较低分数即可录取的高校或专业,损害考生正当权益。和伪心理咨询的“信则灵”效应类似的是,如若不是直接遭遇退档、“落榜”,“高考志愿规划师”的规划似乎没那么容易证伪,个别所谓“成功案例”被夸大,进一步提升了迷惑性。至于“内部数据”“特殊渠道”等话术,认真你就输了。对此,需要规范行业发展,加强准入管理,严厉打击虚假宣传、欺诈行为。
既要堵偏门,也要开正门。日前,教育部指导各地各校深入实施“2024高考护航行动”,为考生提供免费优质的志愿填报公共服务。相关部门和学校不妨联动起来,在提供建议、政策解读、招生信息发布等方面,多做“解渴”之事。长远来看,家长和学生平时也要多做功课,早日明确自身定位和发展倾向,避免压力都留给“临门一脚”。
说到底,“考后焦虑”是人之常情,但执念于“绝对精确”大可不必。志愿填报虽可参考他人意见,“认识你自己”的人生命题却不可依赖“外脑”。毕竟,选择的过程,往往也意味着权衡和取舍,一味坚持“分尽其用”“压线入围”,并不利于“人尽其才”“双向适配”。退一步讲,有些时候,“阴差阳错”未尝不是一种“意外收获”,何须过分紧张“一着不慎,步步皆输”?回想起当年填志愿的焦灼,后来专业和职业间的峰回路转,笔者对此深以为然。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