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淄博到哈尔滨,再到天水,每一波“泼天流量”都来得那么突然,令人惊喜,但似乎又都有迹可循。当最初的热闹过后,城市需要更多的冷静思考。
“网红”如何成“长红”,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课题。流量就像个调皮的小孩,很难预判他会在哪家玩具店前驻足停留。但既然来了,不如花功夫让他多停留一会儿。天水市乃至甘肃省对这波“泼天流量”的打开方式,既有网红城市的正常操作,让流量成留量;也有自己探索的招数,让流量成变量和增量。
流量成留量,看似好操作:诚意拉满宠游客就行。但在网红经济刺激下,每当有一座城市火爆之时,就有无数座城市跟风而至。“诚意”二字看似简单,但这份“作业”不是谁都能抄走的。回顾天水此番留客,主打一个全民动员。3月份以来,天水之所以热度不断,既得益于当地丰富的文旅和农特产品资源,也离不开全市干部群众的热情付出。网友一句在某路段“打车难”的留言,一两个小时内就有分管市领导调度资源,志愿者车队跟进补缺;清明假期,游客没有提前订房,电话求助麻辣烫专班,被连夜协调安排住进崭新的学生宿舍……这样的诚意,谁能不爱?
流量成变量,要变成什么样?从网络热度看,数以百亿计的话题点击量聚集在“麻辣烫”上。但是,如果仅靠一碗麻辣烫,天水的热度肯定不会持续。热辣滚烫的背后,是这碗“流量麻辣烫”里加了更多的“变量料”。从麻辣烫本身的独特食材,引出甘肃各地优质的农特产品,同时还延伸至天水和甘肃厚重绚烂的文化旅游资源。这波流量带来的不仅是天水热度之变,还有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之变以及无数游客对甘肃丰富资源的认知之变。
流量成增量,关键在方向。目前来看,流量加持下有长红的城市,但没有哪个地方能长期保持在巅峰状态。天水没有把眼光停留在寻找留住流量的法子上,而是一直在琢磨怎样用好流量,催生地方发展的增量。比如,麻辣烫流量赋能土特产,形成更加亮眼的农产品品牌;麻辣烫流量赋能餐饮业,探索地方小吃的出圈之道;麻辣烫流量赋能文旅融合,带动当地服务升级与基础设施完善;麻辣烫流量赋能工商业,催生出一批产业链上下游的生产、销售企业;等等。
用好有“时限”的流量,才能更好谋划长远的增量。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