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加快构建“一带一路”跨国农业全链条发展体系

2024-07-23 11:24:42

在奋进中发展,在改革中新生。

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这是历史的回声,更是时代的号角。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鲜明宣示了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意志,更明确提出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杨凌作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勇担国家使命,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优势和农业自贸片区贸易便利,积极借助中欧班列的贸易大通道,加快构建从产能合作到技术输出、粮食运输和金融支撑的跨国农业全链条发展体系,全力保障粮食供应安全。

打造境外农业园区

延伸跨境农业产业链

哈萨克斯坦地广人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小麦出口国,但由于广种薄收以及缺乏先进农业技术和设备,农民真正种田的不多,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农田闲置。

每年春季,都是中亚国家的春小麦播种的时候。4月5日—11日,杨凌现代农业国际合作有限公司特聘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马永清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当地春小麦的前期播种工作做技术指导。

“大麦品种西引3号和34-9大麦每公顷产量超过4吨,比当地品种产量2吨/公顷,翻了一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正茂教授将小麦品种引入当地种植,最终在当地人眼里不能种粮食的地方种出了粮食,并且比当地肥沃土地的小麦产量还要高。

“我再也不用为种什么发愁,也不用担心粮食卖不上好价钱了。”鲍尔江就是哈萨克斯坦北哈州的一位农场主,拥有2万公顷土地,从前经常为粮食没销路、卖不上好价钱发愁。如今,鲍尔江逢人便夸“订单农业”的好。

鲍尔江所说的“订单农业”是杨凌通过在丝路沿线国家布局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采取“持股不控股”和“订单农业”“订单收购”的新型合作形式,由农业企业与当地政府和农民成立农业合作社和专业公司,实现了土地、技术、资本等多种资源融合。由中方负责提供优质种子和田间管理技术,园区所在国负责原粮种植、收割等,原粮产出由中方企业进行统一收购。

不止在哈萨克斯坦,近年来,杨凌示范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在吉尔吉斯斯坦等丝路沿线国家布局建设了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打造农业跨境产业链和产业集聚区,既帮助当地农民增收,又保障了粮食产量和质量安全。

加强农业体系推广

提升跨境农业价值链

“2022年一年时间,我在中哈农业科技示范园种下的春小麦种子,有4个品种表现突出,比如西农10号较当地品种增产28.6%,西农12号增产超过2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院张正茂一边在麦田里忙活一边说:“我现在正在育种的高代小麦,具有抗旱、抗寒等性状,随后将在哈萨克斯坦开展种植试验。”

像张正茂一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数位专家,仿若“候鸟”一般,近年来经常往返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帮助解决制约当地作物产量、质量提升的关键技术问题,把旱区农业致富的金种、科技的火种播在中亚,用实干谱写属于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西行漫记”。

2016年11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并以此为平台,先后与哈萨克斯坦的国立农业大学、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农业大学,塔吉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水利与农业机械工程大学等11所中亚大学建立深入合作关系。

杨凌示范区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教优势,围绕区域农业发展共性问题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与相关高校共建海外科技示范园,开展良种繁育、品种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突出高效农业节水技术、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土地沙化治理和盐碱地改良技术等合作。

“我们与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北哈州国立大学合作筛选了一批优良品种,其中小麦试验最高增产60%,一般也在20%~3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罗军表示。今年以来,在境外新增试验试种小麦、玉米等作物6500多亩。截至目前,10个境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累计推广传播优良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110多个,示范辐射面积达3000多万亩。

优化粮食供给模式

畅通跨境农业供应链

北哈州农场主鲍尔江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种植的小麦会跨越3000多公里,乘车“中欧专列”登上陕西人民的餐桌,成为人们爱吃的各种面食。

虽然是世界上小麦重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由于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较高,哈萨克斯坦出口到我国的小麦少之又少。

作为国家首个农高区,杨凌示范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优势和唯一的农业自贸片区的贸易便利,积极借助中欧班列的贸易大通道,加快构建从产能合作到技术输出、粮食运输和金融支撑的跨国农业全链条发展体系,形成了种植、收购、加工、物流、销售一条龙的全产业链,助力优质粮油成品、半成品进口。

2016年,中哈爱菊农产品加工园区破土动工,总占地面积5000亩,拥有仓容5万吨粮库和4条铁路专用线,并与哈萨克斯坦20多个农场主签订了“订单农业”合作协议。

建成后的哈萨克斯坦爱菊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内可辐射北哈州乃至周边数百公里其他州,外可连接西西伯利亚平原优质农产品产地,进口俄罗斯、乌克兰等周边国家优质小麦、油菜籽等原料。

与此同时,让“订单农业”合作模式效应进一步升级的是中亚班列“长安号”的开通,它不仅缩短了运输距离,更是提高了运输效率。鲍尔江的小麦在北哈州丰收后,经过“长安号”10天的运输,在中国西安浐灞生态区主食产业化基地完成3天的加工和相关检验程序后,即可进入商超,登上老百姓的餐桌。

金融活水也成为必不可少的要素。杨凌示范区主动联系对接,不断加强农业金融支撑,健全跨境农业服务链,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在全国首创了跨境贸易金融新模式—“央行·跨境票据通”,探索出创新农业保险“走出去”模式,为跨境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这项业务大大降低了我们企业的融资成本,更有利于我们企业做大做强。”爱菊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下一步,杨凌示范区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农业自贸片区和综保区等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作用,进一步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全面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产能合作,持续完善跨境农业产业链布局,让中国标准“走出去”,把境外优质农产品“运回来”,为打造农业对外开放高地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杨凌发布

责任编辑:樊锐祥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