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花香,水清岸绿,夏日的安塞,碧水中倒映着湛蓝的天空与蜿蜒的青山,宛若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安塞区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手段,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安塞”总体目标,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力打好碧水、蓝天、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
安塞区委、区政府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和谐共生作为工作的头号工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生态环保与污染防治工作,制定印发了《安塞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4年工作方案》《安塞区2024年落实企业生态环保主体责任工作清单》等文件,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奋力攻坚,持续巩固提升“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成果,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有效提质、“两山”基地成果持续巩固,擦亮了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的浓重底色。
严抓细管,只为天更蓝
站在腰鼓山上,头上是湛蓝湛蓝的天空,脚下是车来车往的街道,清新的空气扑入口鼻,看着腰鼓山下的广场中大人们跳着广场舞,孩子们追逐嬉闹,一股惬意感在身体缓缓游走,不由感慨这个小城是宜居宜业的好地方。
2024年1月至6月,安塞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155天,优良比率85.2%。纯净湛蓝天空的背后,是安塞区决心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一系列务实举措。
为打好蓝天保卫战,安塞区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制定了完善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全面加强臭氧污染治理,加快重点行业全流程升级改造,完成了85台燃煤锅炉拆改销号。督促建筑工地落实“六个百分百”,加强秸秆露天焚烧管控和综合利用,强化大中型餐饮企业、夜市烧烤门店执法检查。全面推进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有效控制了城市内的大气污染源。
空气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这是群众对安塞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最直观的感受,“安塞蓝”也成为城市发展的新风景。
夜以继日,只为水更清
每天清早或是傍晚,安塞延河步道成了市民休闲的乐土,孩子们玩沙子、溜滑梯,大人们跟随摇曳的绿植轻盈漫步,谈笑风生。
曾经的这里布满垃圾,污水横流,经过综合治理,变成了群众亲水、近水、乐水的休闲乐园。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万物之本。延河是安塞的母亲河,作为延河上游的县区,安塞区牢记“一河净水送延安”的使命担当,坚持把保护延河作为一项政治工程和民生工程来抓,积极践行“四水四定”原则,始终坚持“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三水共治,从“增水量”“提水质”两手发力,切实保障延河流域水生态安全。
安塞区坚持“控制源头,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目标,严格执行“五位一体”(河湖长+专管员+警长+检察长+巡查保洁员)和“四个一批”(每周巡查一次、交办一批,每月抽查一次、督办一批,每季会商一次、通报一批,每年考核一次、奖惩一批)河湖管理保护机制,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清四乱”、水生态环境“三清一净”、违规“小菜园”、非法采砂等专项执法行动,采取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司法介入等有效手段,对延河、杏子河和西川河河道、3处水源地、25个入河排污口进行全面排查整治,持续做好水环境日常监管。 今年以来,安塞区区级河长累计巡河66次,镇街级河长累计巡河2568次。全区累计开展行政执法9次,前半年出入境断面水质稳定在地表Ⅲ类水,河长制排名稳居全市第一方阵。
守职尽责,只为土更净
城北的河滨公园绿草如茵,前来散步休闲的群众来来往往,延河旁的塑胶健身步道上晨练和饭后散步的市民络绎不绝,宽阔平坦的城区道路上,不时有洒水车缓缓驶过……
土壤污染防治影响我们的米袋子,安塞区积极开展土壤和农用地污染状况排查,查明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加大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动态更新辖区内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单,督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制定、实施自行监测方案,组织开展涉铊重点行业排查、全口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涉镉重点污染源企业排查和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扎实开展违法乱建和违法占地专项治理行动,下硬茬整治非法开采、盗采矿产资源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真正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在治理水土流失方面,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原则,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按照“沟道打坝、梁靠整地、山坡绿化”的治理思路,通过坡改梯、淤地坝建设、林草种植和封禁等措施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50.98%,区域内入河泥沙明显减少。
市民张大爷开心地说:“现在我们的街道干净整洁了,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得到了显著提高,精气神也一天比一天好,生活在这样宜居的县城里,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多了。”
如今的安塞,天蓝、水清、土净,绘就了一幅幅环境优美的新画卷。走在新时代,安塞区将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彰显生态发展鲜明特色,努力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让广大群众享有更多的生态文明建设红利。
来源:延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