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城崛起看期货赋能乡村振兴的“麦盖提样本”

2024-08-21 15:43:35

锚定绿色产业,在贫瘠的土地上“点沙成金”

从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到“刀郎文化”的发源地,再到如今漫漫沙海中的“绿色明珠”,麦盖提县正在涌动着创新与实干的气息。这是中国唯一一个嵌入沙漠的县城,却在惜水如金的土地上,兴建了澳洲淡水龙虾实验养殖基地,这里还是“中国红枣之乡”,红枣总产量占全国的20%以上。

麦盖提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叶尔羌河中游,这里三面环沙,沙漠占全县总面积的90%以上,贫穷一度困扰着这座边陲小城。

如何“点沙成金”?麦盖提县拿出的“药方”是“绿色引领,产业破题”。2012年,麦盖提县启动塔克拉玛干沙漠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建设工程,全面打响“风沙阻击战”。而且在治沙向绿的基础上,特色产业因地制宜,乘势而起。红枣与棉花成为麦盖提县的两大重要支柱产业。

麦盖提县有“中国红枣之乡”之称,红枣产业规模大、产量高、品质优。2023年,麦盖提县红枣核心区种植面积近30万亩,红枣总产量达到10.33万吨。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麦盖提的红枣皮薄肉厚、质脆味甜,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深受海内外经销商的青睐,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中国气候好产品”称号。

此外,新疆长绒棉的品质享誉世界,2023年,麦盖提县67.67万亩棉花平均单产144公斤皮棉,实现总产量9.74万吨,成为新疆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之一。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麦盖提县按照“产业兴,则乡村兴”的思路,形成了“村里有产业、村民能就业、收入有保障、生活有模样”的新格局。

目前正值初秋,从空中俯瞰,麦盖提县就像一支怒射而出的巨箭,将塔克拉玛干沙漠刺开一道缺口,拖着长长的绿色尾迹冲向沙漠深处,这是麦盖提县“人定胜天”的真实写照,也映射出其锚定绿色发展的战略决心。

破局“丰产不丰收”,用期货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如何让丰收的喜悦“飞跃”塔克拉玛干沙漠,打通乡村振兴的 “最后一公里”,是长期以来困扰麦盖提县的难题。

因为有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天然物理屏障,在丰收季节,麦盖提县的红枣和棉花种植户们只能盼望外来的贸易商带来一个好价格。由于信息相对闭塞,麦盖提形成了买方主导的市场格局,农户成了弱势一方。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树下交易”常常演变成“货到地头死”。

当地红枣种植户表示,常年收购红枣的贸易商们早已熟络,在丰收之年联合压价屡见不鲜。由于贸易商联合压价,红枣价格一路走低。“尤其是在丰年时,贸易商往往会通过市场出货量大、今年行情不好的信息传导,让农户低价匆匆卖掉手中的货物。”上述种植户坦言。

“丰产不丰收”一定程度上会扰乱当地支柱产业的发展,无法进一步凝聚成产业优势。

第一,农产品卖不上好价格,会打击种植户的积极性,客观上不利于进一步扩大和强化支柱产业。

第二,价格无法体现等级优势,无法形成品质效应和品牌效应。“由于价格相差不大,种植户就不会在产品品质上下功夫。”业内人士称。

第三,没有品牌优势和价格优势,当地无法形成深加工产业链,只能沦为原材料的供应地。

红枣期货、期权的上市,为该县红枣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契机。

“通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现货标准、价格变得更加透明,麦盖提县政府和种植户通过期货市场的报价,对整体市场环境有了清晰的认知。”麦盖提县委书记陈强表示。

每年红枣下树收购季,麦盖提县政府都会参考期货价格制定本地销售价,指导枣农合理销售。同时,枣农也会通过期货盘面及时了解市场行情,与贸易商议价时底气更足。

此外,红枣期权的上市还为枣农提供了场内对冲工具,降低了风险对冲成本,提升了枣农的整体效益。

基于产业优势,郑商所在麦盖提县红枣产业园设立了红枣期货交割库。

麦盖提县委副书记刘志赋表示,以前没有期货交割库时,麦盖提县仅仅是一个红枣种植大县。“每年11月、12月份,贸易商采购完原料枣,就运往河北沧州等红枣集散地,在那里加工、分级后出售。”刘志赋回忆说。如今,有了期货交割库,红枣等级有了清晰的分类,麦盖提红枣产业由以前的卖原料变成了分级分类加工——一、二级枣进期货交割库,特级枣直接销售到消费终端,三、四级枣则被制成枣泥、枣片、枣酒和枣醋,实现了红枣全产业链“吃干榨尽”。

红枣深加工企业在当地落地生根、发展壮大,满疆宏果业、新疆果业集团等大型果业企业纷纷进驻麦盖提红枣产业园。随着企业集聚,麦盖提红枣产业园建起100亩分选厂、300亩货运场、1000亩晾晒场,设立了原料库、成品库、保鲜库、交割库,为进驻园区的红枣加工企业提供收购、销售、分选、清洗、分级一条龙服务。

借力“保险+期货”,农户有了避险“护身符”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麦盖提县红枣产值逾10亿元,平均亩产值3500元以上,红枣人均纯收入占林果业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2023年,部分红枣加工企业红枣年收购量较2022年增长3倍,红枣销量超过3.5万吨。红枣产业促进了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还带动了纸箱厂、转运筐、有机肥等下游产业发展。

对麦盖提的红枣产业来说,通过期货市场,让种植户卖上好价格、让产业链走向精深,只是期货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方面。连续八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的“保险+期货”模式,成为麦盖提县运用期货力量的另一个方面。

据介绍,随着新疆红枣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红枣产量逐年增加,“枣贱伤农”现象时有发生。

2010年,麦盖提县红枣收购通货价格为15~16元/公斤,同品级客商出货价在32元/公斤左右,部分企业售价在35~38元/公斤,该产季价格峰值达到57元/公斤。

随着产量的大幅提升,红枣收购价格持续下行,自2015年起,红枣价格基本在6~8元/公斤区间波动,枣农种植意愿逐年下降,对当地民生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通过“保险+期货”,把红枣价格下降的风险转移至期货市场,成为麦盖提县帮助种植户稳收增收的重要手段。

阿瓦汗·热合曼一家是麦盖提县六乡塔塔尔吾斯塘村的村民,家里种了46亩枣树。他们时常面临“靠天吃饭、丰年卖不上价”的担忧。

从2020年开始,阿瓦汗·热合曼家连续参与红枣“保险+期货”项目。枣农只需缴纳每亩25.6元保费,其余的由郑商所、财政资金等进行补贴,就可以参与到“保险+期货”项目中。

中国期货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四年间,麦盖提县红枣“保险+期货”项目累计赔付金额4175.43万元,亩均赔付258.3元,人均赔付2953.88元,赔付金额超过其自缴保费(409.92万元)的10倍。

可以说,“保险+期货”项目的开展,真正实现了用“小投入”撬动“大保障”,极大地提高了枣农的种植积极性,有效地稳定了当地红枣市场,促进了红枣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保险+期货”的基础上,参与到麦盖提项目的期货公司,也在不断优化模式,更好地实现期货助力乡村振兴。

申银万国期货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尚恒表示,申银万国期货2023年牵头开展了麦盖提红枣“保险+期货+银行+龙头企业+证券公司”项目,在传统“保险+期货”模式的基础上,引入更多参与主体为红枣种植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服务。

第一,“保险+期货”提供价格下跌保护,解决枣农“丰产不丰收”的问题;第二,引入银行提供信贷支持,借助“保险+期货”对投保农户的收入保障实现对农户增信,解决枣农“种枣难”的问题;第三,引入龙头企业提供订单收购,确保红枣按照随行就市的价格完成预售,解决枣农“卖枣难”的问题;第四,在销售环节,引入证券公司协同提供“二次点价”服务,避免枣农因订单收购卖枣后错过更好的价格,解决枣农“卖好价难”的问题。

可以说,随着“保险+期货”不断向纵深创新发展,“保险+期货+N”模式已经成为麦盖提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抓手。

解读“麦盖提样本”,探寻“保险+期货”优化路径

如今,麦盖提县对“保险+期货”的深刻实践,已经形成了“麦盖提样本”,而“保险+期货”模式在中国农业产业的运用也已经呈“燎原”之势。

尚恒认为,“保险+期货”连续八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是期货行业与保险行业聚焦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的重大创新。

据介绍,2016年以来,在期货和保险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的指导与支持下,期货交易所、地方政府、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大力协同,围绕管理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稳定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收入预期、提升种植养殖积极性、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初心使命,持续创新“保险+期货”项目模式,不断丰富“保险+期货”的内涵和外延。

中国期货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底,“保险+期货”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1300个县域落地,为18个涉农产品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保障价值超过1900亿元,赔付金额64亿元,惠及农户近700万户次。

进一步优化“保险+期货”模式,降低交易所和财政资金的补贴力度,实现可复制、可持续的市场化道路,成为行业共识。

中国期货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当前“保险+期货”的发展呈现出几个积极趋势:一是保障规模和覆盖面持续扩大,保障规模、覆盖品种、县域、农户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并逐步形成一批期货服务乡村产业示范区;二是模式创新不断迭代升级,从“价格险”到“收入险”,再到“利润险”,从“分散试点”到“整县推进”,从单纯的“保险+期货”到“保险+期货+N”;三是地方政府的项目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四是社会关注和支持度进一步提高。

尚恒还表示,麦盖提红枣“保险+期货+银行+龙头企业+证券公司”模式,最大限度地对接整合各方资源,协同解决农户种植“全生命周期”各关键环节风险点的成果,可以复制推广到县域农业产业基础较好、期货上市品种对应的其他品种。

据了解,本次会议还将邀请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定心丸农民安心公益计划”(下称“定心丸计划”)相关负责人,共同探寻“保险+期货+公益”的创新案例。

“定心丸计划”瞄准部分农户投保难、不愿投保的“病根”,创造性地引入公益力量,经过多级公益基金“补后再补”,使部分种植户不需缴纳保费即可享受保险权益。

“经过层层补贴后,种植户的剩余保费由社会捐赠方承担,参与项目的种植户不需缴纳保费即可享受保险赔付。”“定心丸计划”负责人马知耀表示,这一做法有效解决了脱贫户投保难、不愿投保的问题,提升了“保险+期货”项目脱贫户的参与度。

静宁县的苹果、勐腊县的天然橡胶,这些县域根据各自的产业特色,都在“保险+期货”项目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模式。

解读样本的力量、寻找创新模式成为会议的核心要义。当一场全国性的盛会落地在麦盖提县,当全国诸多金融力量汇聚这座充满生机的小城,麦盖提县必将翻开期货赋能乡村振兴,以及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期货日报网)

责任编辑:刘明月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