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一带一路”产教融合发展分论坛在贵阳举行,来自国内外80余名嘉宾参加了论坛,深入探讨高校如何在产教融合中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高校产教融合新格局。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引领全球创新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要素,是高校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相互融合的重要指引。
“通过产教融合,可以共同构建一个更具适应性、更加优化的教育系统,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和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副校长Rohana Binti Yusof表示,新质生产力对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产教融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途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石云辉表示,长期以来,学校顺应“一带一路”发展新趋势,深化教育合作、先后与意大利佛罗伦萨自由美术学院、泰国苏兰拉里理工大学、泰国庄甲盛大学、泰国皇家园大学等国际高校开展合作办学,成果显著。
在圆桌对话环节,专家、学者、企业家各抒己见,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校产教融合的创新发展贡献了智慧。
法国贵州商会秘书长李季阳结合自身多年在法留学经历表示,产业需求应当成为引导教育方向的重要因素,而教育则应当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我们学校设有东盟教育研究中心,致力于与东盟国家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希望通过国际交流的方式,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创新人才和国际人才的重要途径。”华南师范大学创业学院(国家级)常务副院长侯永雄介绍,统计数据显示,经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其成才率比例更高。
在项目签约仪式上,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与相关方面签署了系列合作协议,旨在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
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