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力构建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

2024-08-27 10:40:34 作者:刘宁 王晓军 赵晨

自2020年11月底西安市成为数字人民币第二批试点地区以来,在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西安市委金融办的部署组织下,各试点运营机构持续优化数字人民币运营环境,深耕数字政务、智慧城市、文化旅游、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等领域,数字人民币服务的领域更全面、支付更便利。随着西安市民对数字人民币的了解不断深入,西安地区已逐步建立起应用场景丰富、消费群体满意的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

数字政务

数字人民币更高效

目前,西安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数字人民币的普及,对于西安数字经济、数字政府的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群众通过数字人民币支付完成城乡居民医保、社保、维修基金等政务服务事项的网上办理和“一网通办”,大大缩短了群众、企业办事时间,提升了办事体验,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

同时,企业和群众可使用数字人民币缴纳检验检测费等各类非税服务,缴款人输入非税缴款码,即可使用数字人民币完成非税缴纳。此举在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安全性的同时,办事更高效,有利于提升西安营商环境实力,优化政务服务体验度。

贴近民生

数字人民币在身边

数字人民币在民生领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国家推行电费收入集约化、智能化管理的背景下,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贯彻“一省一行一户”改革要求,“我们依托金融科技力量,组合形成数字人民币综合一揽子解决方案,致力于为广大群众解决用电高峰时购电不方便、支付方式单一的难点痛点。实现了电费收缴资金智能化管理、个人用户线上线下全渠道交费等功能。该项目既是同业首创,又是系统内首创。”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客户经理表示,上线一年以来,该项创新极大改善了西安地区群众使用数币交电费的便利程度。

家住城西的赵先生连续两年都使用数字人民币交暖气费,“我们小区2022年就可以使用数币交暖气费了,这两年交费期还有银行的线上返现红包,足不出户就能办理!”

西安银行联合西联供热、热电阳光、东郊能源、泾北热力等19家西安市热力公司,紧紧围绕客户需求和本地民生场景,为西安全市600余个社区,42万户家庭提供了数字人民币线上交费服务。连续两年为交费成功的市民送出冬日温暖福利,市民选择小区对应的热力公司,绑定房屋信息后,即可选择使用数字人民币完成暖气费交纳,并为支付成功的市民立返现金红包。

舒适出行

数字人民币更便利

地铁是西安群众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之一,为解决支付金额小、频率高、刷码即过不输入密码、在信号较弱时保证支付成功等问题,在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的积极推动下,西安地铁成功上线数字人民币乘车场景,进一步推进数字人民币支付便利化,为本地居民与外地游客出行提供了更高效的支付方式。

系统上线一年以来,活跃个人用户超50万人,培养了群众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的良好习惯,为数字人民币的持续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了解决境外来华人员支付难、结算难等问题,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和西部机场集团共同打造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该中心成为继北京首都机场、大兴机场以后,全国第三个机场支付服务中心。同时,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除刷卡、付现等支付方式之外,还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这标志着西安市在提升支付服务便利性和优化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体验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

为了让市民更好地了解数字人民币发展动态,及时获取优惠资讯,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和西安市委金融办共同搭建了“数字人民币西安通”平台。作为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官方信息平台,“数币西安通”小程序集合了信息发布、知识宣传、商户资源整合、优惠活动共享等功能,为构建西安市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和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入驻平台的商户覆盖了文化旅游、零售便利、餐饮娱乐、交通出行等多个行业,提供了一站式的全方位使用指南。

数据显示,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在多个场景中取得了新的成果。截至2024年8月,西安作为全省数字人民币唯一试点地区,已有221万个商家开通了数字人民币对公钱包结算,开立了1359万个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累计交易额超260亿元。

来源:西北信息报

责任编辑:樊锐祥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