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行走在咸阳的乡村,满眼翠绿、万物丰茂,一块块玉米秆丛翠绿挺拔,一只只奶山羊体格壮硕,一座座农家庭院干净整洁……处处涌动着蓬勃向上的乡村生活气息,乡村产业生机勃勃,环境优美宜居,农民收入持续提高,一幅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今年以来,我市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以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迈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步伐。
8月26日,长武县彭公镇槐庄村大景(无人机照片)。 谢祯 摄
无人机免费“一喷多促”
助力秋粮稳产丰收
嗡……嗡……嗡……玉米地里,一排排无人机腾空而起,螺旋桨飞速旋转,洒下的农药迅速雾化开来,在玉米地上空来回穿梭,有序开展病虫害防治作业,成为田间地头的新风景。
8月9日,立秋已过,可天气依旧炎热。一大早,彬州市新农人成凤群熟练地观察风速、风向,手握摇杆,灵活操纵航向,植保无人机沿着规划好的路线,把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均匀地喷洒在玉米地里。不一会儿,一大片玉米地就喷洒完毕,整个过程快捷高效。
“我家今年种植了15亩玉米,打农药是个头疼事,农忙时节四处请不来人打药,没想到享受到了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高科技的植保无人机免费打农药,不仅节省了开支,还提升了防控水平。”韩家镇店子头村的韩西虎高兴地说:“多亏了咸阳、彬州的农业人,一次次到田间地头推广应用良种、合理密植、水肥一体化、生物防治病虫害,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提高了粮食产量,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我们农民种粮的信心。”
玉米是韩家镇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亩产1600斤左右,是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的稳定产业之一。目前玉米处于乳熟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玉米螟、黏虫、棉铃虫等病虫并发、多发和重发的重要时期,为防控玉米重大病虫,韩家镇争取实施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项目,及时在权家桥等村开展玉米“一喷多促”5100.9亩,示范带动村民群防群治,助力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和秋粮稳产增产。
“一喷多促”是玉米等秋粮作物中后期田管关键技术,是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业效益的重要措施。眼下,我市精准开展“一喷多促”工作,充分利用植保无人机飞防优势,精准施药,将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融合,让田间管护既高效又节能,为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全市农业农村部门与种植大户、农户等各方面协调沟通和共同努力,全力实现科学用药、精准施药,确保高效防控病虫害,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单产。
从最初的人工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洒,到拖拉机机载喷药泵、喷药罐喷洒,再到如今的植保无人机快速均匀喷洒……作业高度低、防治效果高,远距离遥控操作还避免了喷洒作业人员暴露于农药的危险,提高了喷洒作业安全性。特别是电动植保无人机采用喷雾喷洒方式,至少节约50%的农药使用量,节约90%的用水量。目前,我市广泛应用新型植保无人机,促进农业生产绿色高效,助力秋粮稳产丰收。无人机俨然成了“新农具”,农民种田也越来越轻松。
今年以来,我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将全年粮食面积任务按作物、按茬口细化分解到县、到镇、到村、到田块,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细化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严格奖惩措施,确保粮食面积不减。坚持以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为抓手,突出防灾减灾,扎实开展“分层包抓促春管夺丰收百日行动”,聚力推动“三夏”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全市夏粮单产明显高于上年,好于常年,取得丰产丰收。今年,全市播种秋粮作物244.7万亩,完成目标任务109%。
羊舍产业旺
乡村生活加速“美丽蜕变”
咩……咩……咩……走进泾阳县三渠镇白杨村养殖基地,一排排宽敞明亮的羊舍整齐排列,一只只健壮的羊儿正津津有味地吃着草料,身穿工作服的饲养员刘景城熟练地开启羊舍风扇,一一观察运行状况,看到设备运行正常、羊的状态舒适自然,他才开始填写每天的观察日志。
风扇呼呼作响,羊舍清洁干燥,同一个羊舍里的羊也降低了饲养密度,羊按品种、年龄、强弱等合理组群,可随时灵活调节羊舍通风换气。
“眼下是高温天气,羊舍特别需要注意遮阳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加强通风换气,有利于羊体表散热,及时提供清洁的水,让羊自由饮用。”刘景城说。
通风换气、清扫羊舍、疫病防控、饲养管理……在一系列养殖培训学习下,刘景城早已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变成了依靠养殖技术增收致富的能手,他还四处推广学习来的养殖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逐渐成为十里八乡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农人。养羊也成了乡亲增收致富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科学养羊,过上了红火的好日子。
如今,泾阳县是奶畜养殖和羊乳加工大县,奶畜产业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县域“四色产业”之一,按照全产业链发展理念,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加快打造乳制品产业链。截至今年初,泾阳县奶山羊存栏22万只,奶牛存栏4.2万头,生鲜乳产量15.36万吨,养羊俨然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提振县域经济的支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今年以来,我市以奶业提质增效和乳制品全产业链建设为路径,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持续做大奶源基地、做强乳品加工,促进养殖加工融合,着力补链延链强链,全力提升乳制品全产业链建设,今年力争奶牛存栏稳定在7万头左右,奶山羊存栏73万只,乳制品产量41万吨,乳制品产业链力争新增产值10亿元,实现产值194亿元,同比增长5.4%。
我市以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优利士、雅泰、尤爱倍特乳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泾阳奶牛养殖研发中心,秦都欢恩宝乳制品加工研发中心等科研优势,加强良种奶畜繁育技术推广应用、乳制品研发、品质提升及成果转化。搭建科技融合创新平台,逐步推广智慧养殖,建设集养殖、防疫、鲜奶交售、有机肥加工为一体的智慧养殖羊舍。
目前,我市重点支持奶畜基地县建设,鼓励乳品加工企业与养殖企业、场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通过基地认定挂牌、生产托管、股份合作、服务联结等措施,发展规模养殖,建立可控奶源基地。加快实施优良奶畜品种引进,落实万头奶牛示范牧场建设项目,优化我市奶牛品种,提升乳制品价值。加强饲草饲料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奶山羊饲草料加工配送网点,确保饲草饲料供应实现充足、安全。推动奶山羊规模养殖商业保险建设项目落地,实现规模养殖场商业性保险全面覆盖,提高养殖企业抗风险能力。支持养殖大村建设羊奶收购站,按照“乳品加工企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家庭羊场”运营模式,一企一村建立生鲜乳购销机制,促进乳制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穿行在咸阳的乡村,清晰地看到乡村面貌正在发生由表及里的深刻变化,如今的乡村,早已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随着我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张蓝图绘到底,农业越来越强,农村越来越美,农民越来越富,共同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来源:咸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