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局:推动“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走深走实

2024-09-11 10:13:11

近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共建国家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合作,促进专利技术交流,知识产权日益成为我国与共建国家创新合作、互联互通的重要载体和桥梁纽带。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与共建国家之间专利活动日趋活跃、双向往来不断加强,数字和绿色创新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是我国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热情持续高涨。”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副主任梁心新介绍,2013—2023年,我国企业在共建国家及相关组织累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7.0万件和3.5万件,保持了20%以上年均增速。在共建国家有专利申请的中国企业中,数字通信、互联网企业表现突出,累计申请量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为华为(7766件)、小米(2909件)、阿里巴巴(2563件)、中兴微电子(2510件)和腾讯(2365件)。

二是共建国家在华专利申请呈现持续活跃态势。2013—2023年,共建国家在华累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28.5万件和18.2万件,年均增速分别为5.6%和8.0%。截至2023年底,共建国家企业在华专利有效量达到15.3万件,与2013年底相比,年均增速达到9.0%,高于同期国外在华有效专利平均增速4.1个百分点。

三是数字“一带一路”建设专利创新势头强劲。2013—2023年,中国在共建国家及相关组织获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2.7万件,年均增速达16.9%;共建国家在华获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专利授权5.5万件,年均增速达11.6%,数字技术创新有力支撑共建“一带一路”数字化转型。

四是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专利创新日益提速。2016—2023年,中国在共建国家及相关组织的绿色低碳发明专利累计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3637件和1664件,年均增速分别为26.0%和21.3%,其中,2020—2023年年均增速进一步提高至65.4%和49.6%。绿色低碳技术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排名前五的企业中,既有中国石化等传统能源企业,也有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企业,同时也包括OPPO、华为等数字通信类企业,反映出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创新的发展特点。

而知识产权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断深化“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盛莉介绍,截至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与57个共建国家签署了知识产权合作协议。2013年以来,面向共建国家举办50余次培训班,累计培训1300余名共建国家知识产权从业人员,录取来自50余个国家的230名学员参加“一带一路”知识产权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先后向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派出专家开展交流和培训,支持共建国家知识产权能力建设。此外,国家知识产权局推动了中国发明专利在柬埔寨直接登记生效,老挝认可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果,与泰国稳步开展了“3+3”地理标志互保试点项目。国家知识产权局与18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机构开展专利审查高速路(PPH)合作,成为10个共建国家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申请的国际检索单位和国际初步审查单位。

盛莉还透露,第三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将于9月11日至13日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召开。会议将在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版权四个知识产权领域,推动形成近20项务实合作项目和成果,将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走深走实,构建“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新格局,促进共建国家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政协网  

责任编辑:樊锐祥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