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中秋,今又中秋!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姗姗向我们走来了,昨晚打开阳台的窗户一看,一轮银盘似的圆月挂在雨后澄明的夜空,忽然一句词闯入我的脑海:“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是啊!看来今年的天公作美,即将到来的这个中秋夜一定是一个月明风轻的夜晚,一定是一个富于诗情画意的夜晚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天各一方的亲人,同在一轮明月下,借明月遥寄缕缕相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最质朴的一句诗,最平白如话的语言,却道出了游子的普遍情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游子在失意和坎坷中的哀叹和思乡之情。
“有明月,怕登楼”。“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明月虽然能遥寄相思,但明月也是一种可怕的情感的触媒,因为明月能触动情怀,明月能引起相思,那一个人还是不要独自到高楼上观赏明月了吧,免得害起了相思病,使人更加的愁肠百结!更有甚者,“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看到明月,想到亲人的遭遇,引起无限伤感,泪流满面!
说到中秋之夜,就不能不谈到苏东坡先生的《水调歌头·中秋》,这首词看似潇洒旷达,飘逸风流,其实是一个饱经忧患的大诗人在中秋佳节弹奏的一曲咏叹调,一曲无奈的人生悲歌!
关于北宋大文豪苏轼,不用我介绍,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旷世才子,划时代的大诗人!他的人生经历是这样的:他是嘉佑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执密州、徐州、湖州。后因“乌台诗案”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兵部、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他的一生坎坷,命运多舛,屡遭打击和贬谪,但他仍以乐观和旷达的态度对待人生。
这首著名的《水调歌头·中秋》就作于被贬密州后,那时应该是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此时虽然距对苏轼有致命打击的“乌台诗案”的发生还有三年,但由于世事的坎坷、政治抱负的不得施展,郁郁不得志的苏轼的人生观里已经流露出几多“出世”的端倪。
仔细品味这首词,约略可以感觉到:一个看惯了世态炎凉、饱经沧桑的灵魂在出世和入世的十字路口徘徊,在天上人间的边缘彷徨,一颗伤痕累累的心灵在仰天长叹,一个屡遭打击和贬谪,满腹悲愤、愁肠百结的大诗人在中秋之夜会想到什么呢?“我欲乘风归去”,离开人世间,离开这个抱负不得施展、灾难深重的尘世,但能到哪里去呢?
是月宫吗?是那个有嫦娥的广寒宫吗?是那个再也没有是非纷争的世外桃源吗?满腹的伤感和悲愤向谁诉说呢?在这个背井离乡的密州,不要再说“我欲乘风归去”了,到哪里能没有排挤和打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么,想出世的伤感和落寞有谁能知呢?
后来我们的大诗人向红尘做出了妥协!请看他的自我安慰:“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无处可逃!能逃到哪里去呢?世人皆醉我独醒!对月擎起我的酒杯,饮下这一杯人生的苦酒,在醉意朦胧中,消沉、叹息,然后慢慢陶醉。还是难得糊涂吧。
在一杯又一杯地开怀畅饮中,天上的那轮圆月在移动,“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时光在悄悄地流逝,夜深了!擎起酒杯,再喝一杯把。一抬头又看到了那轮银盘似的明月了,此刻,怕是再也不会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少年情怀了,那份天真、那份单纯,早已被残酷的现
实杀戮了!明月啊明月,撩人心魄的明月,牵动人情思的明月,亘古不变的明月啊,你为什么要“何事长向别时圆”呢?
我的亲人,我的兄弟,我的朋友,我的故交,此刻,你们是不是都在这一轮明月下呢?明月千里寄相思,明月啊明月,请带去我的深深的思念。
一仰脖,我们的东坡先生喝下这樽美酒,一如将所有逝去的岁月,所有经历过的苦难都毅然交给了夜风,让它吹向遥远的天边,吹向海角天涯!
明月啊明月,面对长空里这一轮明月,诗人所有的悲愤,所有的伤感,所有的哀怨,所有的离情别绪,此刻,都化作一句最无奈、也是最美好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啊!在这月圆风轻、流淌着诗意,包容着无边的情怀的中秋之夜,让客居异乡的我们也举起酒杯,在思念遥远的故乡和亲人的同时,对着那轮明月,默默地遥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