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商洛讯 近年来,商洛市洛南县始终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守正创新、开拓新局的重要举措,坚持全域推进、全面深化、全民实践,统筹阵地资源,建强队伍力量,创新工作模式,深化实践活动,努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工作经验先后多家媒体刊发推广。
建立“三项机制”,破解文明实践怎么管、管什么的问题。建立一体化工作推进机制。坚持文明实践工作“一盘棋”谋划,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工作规范,设置统一标识,将每年三月份确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月、每月第二个周确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周,编印《文明实践纪实手册》,形成上下联动、各方协同、整体推进工作格局。建立精准化项目实施机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组织千名志愿者走进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精心策划志愿服务项目112个,连续开展三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评选出优秀项目45个,奖补资金20余万元,着力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建立常态化工作开展机制。将文明实践工作纳入各镇办、各部门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文明创建测评体系。围绕文明实践“五项重点工作”,每月印发工作计划、《宣讲提纲》,推动形成“中心吹哨、部门动员、各方参与”良好格局。
建好“三级阵地”,破解文明实践缺资金、无阵地的问题。盘活资源,减少资金投入。按照“能利用、不新建”原则,积极盘活现有资源,有效减少投入,利用便民服务中心、移民搬迁安置点、文化站、景区等场所,全面加快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打造特色,建设三级阵地。印发《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导引》,坚持“一所一站一特色”,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六有”要求,突出教育和服务功能,体现红色阵地属性,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镇级实践所16个、村级实践站247个,覆盖率100%。延伸阵地,扩大覆盖面。有效发挥教育基地、窗口单位、车站、宾馆、医院等作用,吸纳志愿者,设置志愿服务岗,打造文明实践品牌线路3条、实践基地10个、实践点100个、实践圈16个,构建点多面广、互通互联、便民利民的文明实践阵地。
建强“三支队伍”,破解文明实践无组织、没人干的问题。组建特色志愿服务队。依托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吸纳党校、教育、文化等领域志愿者力量,组建20余支特色志愿服务队,定期深入部门、企业、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依托县级文明实践中心、镇办文明实践所、村级文明实践站,组建1个县级服务总队、16个镇办服务大队和247个村(社区)服务分队,组建300余支专业志愿服务队,深入镇办、村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依托县志愿联合会,吸纳民间艺人、“百姓名嘴”等人员,组建30余支社会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接受的文明实践活动。
突出“三个重点”,破解文明实践干什么、如何干的问题。突出理论宣讲送“政策”。发挥县级“干部大讲堂”、镇级“理论讲堂”、村级“文明实践大讲堂”作用,组建宣讲小分队380余支,聘请文明实践宣讲师292名,将宣讲“搬”到农家院落,做到“逢活动必宣讲、逢开会必宣讲”,让宣讲讲在日常、讲在平常、讲在经常,用“乡音”传递党的“好声音”。突出移风易俗送“文明”。以村(社区)为单位,每季度评选一批好媳妇、好公婆、“文明示范户”,每月发布一次“道德楷模榜”,每年开展一次“洛南好人”评选活动。深入开展“厚葬薄养、天价彩礼、随礼泛滥、建房攀比”陋习治理,推进移风易俗,构建文明和谐新风尚。突出文化惠民送“服务”。利用16个镇办逢集日、传统节日、重大活动时间节点及群众农闲时节,发挥乡土能人、乡贤作用积极开展送文化活动,每年开展文化惠民巡演200余场次。发挥“有事你找我办”机制作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制定解决方案,确定办结时限,努力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24万件,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声音就在身边、社会温暖就在身边、美好生活就在身边,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下一步,洛南县将扛牢“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文明实践职责使命,持续改革创新,拓展延伸阵地,壮大服务组织,把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共性需求和个性服务相结合,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依托,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策划一批实用管用的文明实践项目,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全面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