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背后的故事

2024-10-16 11:20:24

子时、丑时、寅时……将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便是一个时辰,这是古人的计时法。如今,人们关注的“北京时间”是北京的时间吗?它是从哪里发出的?又是如何发射的?国庆前夕,记者来到位于渭南市蒲城县金帜山东侧的时间博物馆,探寻时间的奥秘。

来到时间博物馆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的金属方形柱,柱子四面镶嵌着四台时钟,时钟的指针不约而同定格在3时26分。

“指针为什么在此定格?”记者心中不解,一脸疑惑。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因战略需要,决定在我国内陆腹地建设一座专用无线电短波授时台。经专家组多地踏勘、论证,选址确定在蒲城。工程1966年开始建设,代号‘326’……”在博物馆讲解员何苗娓娓动听的讲解中,时间博物馆前世今生的故事徐徐展开。

据介绍,中国现代无线电授时最早发端于20世纪初上海徐家汇观象台。新中国成立后,徐家汇观象台归紫金山天文台管理,后由上海天文台负责。该授时电台规模小,地理位置太偏东南,不利于无线电授时信号全国土覆盖。1965年,我国制定“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计划”,国防科委明确提出“在西安地区建立短波授时台,以满足第一颗人造卫星的需求”。

1966年,中国科学院在渭南市蒲城县启动中国第一代短波授时台工程建设。大批建设者从全国各地来到蒲城,从解决最基础的“通水、通路、通电”开始干起,用毕生心血书写了属于时间的传奇,凝结成了“淡泊名利、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科技报国”的科学家精神。该工程于1970年9月建成,同年12月开始试播,从此“北京时间”从蒲城发出。

国家授时中心蒲城短波授时台是在我国“缺人才、缺技术、缺经验”的情况下自主研制建设的,是当时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缩影。授时台的建成,使我国拥有了高精度无线电授时手段,信号覆盖全部领土,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运行费用高、维修和部件更换困难等原因,中国科学院研究决定,在蒲城县西郊选址新建短波授时台。1998年12月,新短波授时台建成,老短波授时台完成历史使命,旧址整体封存。

如何让封存的授时台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2023年9月,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和蒲城县人民政府共同合作,总投资8012万元、占地面积81亩、历时3年打造的蒲城县时间博物馆开馆。博物馆室内展馆推出“时间从哪来——国家授时中心短波授时台旧址陈列”和“寸尺光阴——计时发展历程展陈”两个主题展,集合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和授时科技成果,每台装置、每样展品,仿佛都在讲述着这里曾经的激情和辉煌。

“室内展馆布展以‘时间’为轴,以‘时间从哪来’为主题,保留了蒲城短波授时台旧址原有的工作机器,通过增加文物展陈、展板布置、雕像塑造、多媒体影片等,打造集科普教育、参观游览、文化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研学旅行教育基地、时间科学博览中心和时间主题旅游目的地。室外景观区还设计了多种与‘时间’有关的互动装置,游客参与其中可以体验到时间与空间的结合,感受一场微观世界的‘时间芭蕾’!”何苗告诉记者,如今短波授时台旧址重新被赋予新使命,以博物馆的“身份”承担起增强民众科学素质教育、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科学家精神的职责。

走过一个个展区,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在这里,时间不再是冰冷枯燥的数字,而是化作了有温度、有故事的生命之流。如今,时间博物馆已成为蒲城面向全国新的名片。开放一年来,时间博物馆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时间科学爱好者前来聆听流转于时间里的岁月故事。

据了解,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就有1.3万余名游客前来领略“北京时间发出地”的独特魅力。

蒲城县时间博物馆,一个让时间停驻的地方,一个让文化流淌的场所,等待您的探索与发现。(来源:渭南日报)

责任编辑:渭南站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