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股市活跃带来存款“搬家”

2024-10-18 16:11:04 作者:张炜

近期,A股市场活跃,引发市场对银行存款“搬家”的关注。

有媒体援引银行人士的话来说,国庆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该行零售条线流失了约40亿元存款。经该行内部评估,在单日流失的40亿元存款中,超过35%已流入股市,剩余部分仍在证券现金账户。另外,反映投资者从银行向股市资金“搬家”迹象的工行银证转账净值指数,在国庆节后一度飙升。

“当前存款‘搬家’现象主要是由于存款利率持续下行,股市波动,以及理财产品相对较高的收益率吸引了部分投资者。”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金融系副教授乔嗣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说,资金从传统存款账户流向收益更高的投资方向,如股市、银行理财、基金以及储蓄型寿险等。

乔嗣佳分析认为,从当前的市场环境和政策导向来看,存款“搬家”现象有可能持续。一方面,存款“搬家”现象虽然有股市影响的原因,但在此前,监管政策已引导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导致存款的吸引力逐步降低。另一方面,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发展,投资渠道日益丰富,为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会导致储户资金的流出。长期趋势则需观察市场利率变化、监管政策调整以及投资者行为的变化。

利率是影响存款变动的主要因素,而银行存款利率仍可能下调,近期又有多家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称,从宏观角度来看,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有助于避免资金沉淀在银行体系中导致空转,有利于刺激消费和推动经济发展。从银行角度来看,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一方面有助于减少中小银行的存款利息支出,进而稳定收入和利润;另一方面,将使得中小银行通过高利率吸收存款的优势弱化,存款利率下调后储户转向高收益的投资产品可能影响中小银行的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尤其是对于较为依赖存贷利差的银行,其盈利模式转型的迫切性进一步提高。

乔嗣佳指出,中小银行应对存款“搬家”需要采取积极而理性的策略。首先,应增强产品的灵活性和定制化服务,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设计更多样化的存款产品,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增强与客户的互动和黏性,以吸引和留住客户。其次,要发挥好区域优势,利用当地市场的关系和地缘优势,提供更贴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最后,还要坚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不能违规补息。

在叶银丹看来,中小银行要继续加强主动负债管理,为自身经营稳健发展和支持实体经济夯实基础。一是围绕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及时捕捉市场信号,动态调整利率水平。倡导各级银行机构结合辖内客户实际和区域特点发挥定价的主动性与灵活性,充分挖掘不同产品、不同客群的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差异化定价潜力。二是充分挖掘新型消费和金融投资等场景和业务空间,抢抓存款活化机遇。提供多元化的财富管理产品,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的客户群体需求;提升财富传承、税务法务咨询、长期财务规划等专业能力,满足客户综合性金融服务需求;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数字化服务体验;持续优化各类结算服务的产品和流程,夯实活期存款留存基础。三是强化内部联动和外部合作,打造丰富的金融生态圈,深度挖掘客户需求,提高获客效率。四是落实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避免高息揽储等无序竞争,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金融市场环境,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个人投资者也应该理性面对存款“搬家”。乔嗣佳认为,投资者需要全面地理解存款和理财产品在风险与收益上的本质区别。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投资目标以及资金需求来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实现资产的多元化,以分散风险并追求最佳的收益平衡。在作出资金“搬家”的决策前,投资者需要对产品的底层资产、预期收益与潜在风险进行细致的了解,同时考虑个人的资金流动性需求,以确保决策的审慎性。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樊锐祥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