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期保”项目提供全产业链风险管理

2024-11-08 10:48:56 作者:杨美

金秋时节,大豆迎来丰收。10月中旬,在黑龙江北安市,几台大型农机在辽阔的黑土地上进行收尾作业,超九成的大豆已实现颗粒归仓。

位于黑龙江省北部的北安市土地资源丰富,是黑龙江省两个现代农业整县推进试点之一,也是全国绿色食品大豆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近年来,北安市走大豆产业化发展之路,持续做强大豆产业。

“我们合作社近两年来一直在扩种大豆,今年我们农作物种植总面积31万亩,其中大豆占16万亩。”北安市革命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富强表示,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包括他们在内的当地合作社均面临着大豆减产、销售价格不理想、贷款难等诸多难题。

如何打破合作社上述发展瓶颈,从而助力北安市大豆产业振兴?据了解,自2019年起,中粮期货商业性大豆“订单+保险+期货+信贷”收入险项目持续落地北安市,为以李富强的合作社为代表的诸多农业生产主体带来了“金融良方”,覆盖当地约35万亩大豆,保障金额逾1.1亿元。

据中粮期货“保险+期货”项目总监陈驰介绍,大豆“订单+保险+期货+信贷”项目是以“保险+期货”收入险作为农业种植端的主要风险管控手段,为农户种植收益提供保障,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订单和银行信贷环节,打通农业生产全链条的创新金融服务。

2023年,即中粮期货服务北安市大豆产业发展的第5年,为落实国家大豆振兴战略,中粮期货又在北安市顺利落地大商所北安大豆“银期保”种收专项项目。作为项目牵头实施方,中粮期货通过引入商业银行和龙头企业参与,对“保险+期货”收入险模式进行全面升级,在“保收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解决种植环节融资难以及后期行情不佳时售粮难的问题,为大豆种植提供综合性金融保障。

“通过系统性引入银行和龙头企业,大豆产业风险管理形成了闭环,前端银行基于大豆远期订单和收入保险为投保主体提供贷款,后端龙头企业与投保主体签订大豆远期订单以及基差协议进行收粮。”据陈驰介绍,这就解决了合作社可能面临的贷款难、售粮难等问题,实现了金融服务实体全产业链闭合式发展的创新模式。

“每年备耕和卖粮,都是我们最难熬的时候。备耕时怕跑不下来地租款和农资采购贷款,卖粮时要还贷款,往往会被贸易商压价。2023年、2024年大商所北安大豆‘银期保’种收专项项目在村里开展,中粮期货不仅派人多次来调研、培训,还在备耕前帮我们对接邮储银行、工商银行,拿低息贷款,同时帮我们买保险,与中粮贸易和中粮祈德丰商贸签订远期订单合同,卖粮时就算价格不好,也有保险赔付,更有订单兜底。”李富强说,这两年这一项目的落地,使当地不少农户受益,是实实在在的好项目。

扎根农村、服务农业、贴近农民,中粮期货一直争当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4年,中粮期货牵头实施的大商所北安大豆“银期保”项目共覆盖大豆17.5万亩,依托收入险保单和龙头企业订单,邮储银行、工商银行为参保合作社农户发放低息贷款共计65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还引入了中粮贸易IP大豆认证体系,按IP体系标准要求管理控制整个生产加工过程,以提升并稳定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预计未来可实现真正的订单农业,更好地保障农户种植大豆收益,提高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与中粮期货合作多年的李富强表示:“去年大豆的平均价格是2.3元/斤,我们通过大商所北安大豆‘银期保’项目卖到了2.5元/斤甚至2.6元/斤,而且项目赔付率也很高。明年我们计划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至50万亩,其中大豆的种植比例将占65%,希望能够继续参与中粮期货牵头实施的‘保险+期货’项目,现在我们农民种地以及合作社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期货和保险的帮助。”

(来源:期货日报网)

责任编辑:刘明月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