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甘肃地区涉农企业、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利用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的认识和能力,服务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11月18日,在甘肃证监局、甘肃省委金融办支持下,大商所在兰州举办“DCE·产业行——期货衍生品市场服务甘肃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活动。来自当地政府部门、大宗商品业务相关涉农企业、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及金融机构等单位的110余人参加活动。
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致辞时表示,大商所高度重视服务甘肃经济社会发展,2016年至2020年,派遣干部在甘肃开展对口帮扶,通过市场化机制,立足产业扶贫,发挥期货交易所期现货市场的枢纽作用,动员各方力量,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相融合。以“保险+期货”为例,自2018年起,大商所为甘肃2.7万余农户、养殖户的41.6万吨现货提供风险保障服务,补贴保费2961万元。同时,甘肃涌现出了龙昌石化、酒钢集团等能利用期货市场为生产经营保驾护航的优秀企业,并成为大商所的产融基地,为行业开展风险管理树立了标杆。
“下一步,大商所将与甘肃各界深化合作,推动期现货市场同频共振、融合发展,为甘肃产业企业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该业务负责人说。
据了解,甘肃的农业、煤炭工业、能源产业、有色金属工业、化工工业具有优势和特色。近年来,面对市场形势变化,相关实体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需求也在日益提升,用好期货市场、走好期现结合之路逐步成为相关经营主体的共识。
甘肃证监局相关业务负责人致辞时表示,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已上市的农产品期货期权,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主体经营决策和政府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险+期货”作为资本市场服务“三农”的重要方式,将期货市场功能和农业风险管理需求融合,让农企通过金融工具规避价格风险,为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了期货力量。甘肃越来越多的产业及实体企业开始参与期货市场,一些企业品牌和品种成为交易所履约交割品,并设立了期货交割库,增强了所在行业的价格影响力和综合实力,降本增效、对冲市场风险效果逐步显现。自2018年甘肃首个“保险+期货”项目落地以来,经过七年发展,已有29个县区开展“保险+期货”业务,项目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覆盖品种不断增多。近两年,全省累计开展各类“保险+期货”项目123个,保障现货145万吨,实现赔付3.6亿元,惠及农户18万户、农业合作社394个,成为服务乡村产业的重要帮手。同时,行业机构也在持续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对接实体企业,通过基差贸易、场外衍生品业务等多种服务模式,为企业保持澎湃的发展动能和活力提供了专业支持。
“下一步,甘肃证监局将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深化与期货交易所的对接合作,推动企业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应用模式,更好助力甘肃构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风险保障体系。”甘肃证监局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
活动中,正大集团北方区大区财务总监助理郭亚杰结合公司的实操情况向与会人士介绍了利用“期货+期权”助力企业锁价保值的应用案例。据其介绍,正大集团北方区覆盖了西北和东北地区9个省份的饲料、养殖、屠宰和零售端业务,从直接参与期货市场为生产经营进行套期保值,到通过“保险+期货”和含权贸易帮助客户参与利用期货市场,正大集团正在不断深化利用期货和期权工具,逐步完善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服务,并通过打破行业周期壁垒,帮助养殖主体应对亏损问题,走出价格周期。
陕西粮农供应链集团期货事业部部长潘有为认为,期货工具对现货贸易企业、饲料养殖和深加工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期现结合是大势所趋。他建议,企业应积极利用期货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特别是现货贸易企业应把期货工具贯穿于整个现货购销过程,通过期货的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功能指导现货购销,管理风险,提高现货贸易利润率,实现企业长期稳定经营,而饲料养殖、深加工企业则可利用期货工具降低采购成本,锁定产品利润,实现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