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必有作为 ——中国作协会员、金融作家姜启德先生访谈录

2024-11-22 10:44:58

20241122100800473-36-16a35.jpg

记者 陈 平

近年来,陕西金融作家异军突起,成为“文学陕军”的一支新生力量。他们本着“金融人写金融事”的理念,创作出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尤其是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中国作协会员、中国金融作协会员姜启德笔耕不辍,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梅兰迎福》《山魂》《上市前夜》《圆梦》和红色传记小说《少年英烈毛楚雄》,引起了读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近日,城市金融报记者对姜启德先生进行了专访,回顾了他数十年文学创作的心路历程。

20241122100831289-46-9e653.png

姜启德简介

笔名伊君,陕西镇安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金融作协会员、陕西作协会员,“陕西省文学艺术创作优秀人才百人计划”入选作家。原系空军团职干部,转业后供职于中国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200余万字文学作品散见于《解放军文艺》《西北军事文学》《人民军队》《空军报》《延河》《陕西文学》《金融队伍建设》《中国金融文学》《金融文坛》《西部散文选刊》等军内外报刊,并多次被《金融作家文学作品集》《当代金融文学精选》《中国金融文学获奖作品集》及四川省《百年印记》等文学选刊选集转载。出版著作11部,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梅兰迎福》《山魂》《上市前夜》《圆梦》和红色传记小说《少年英烈毛楚雄》;曾获第三届、第四届中国金融文学奖和“金融人写金融事”全国征文一等奖等各类文学奖项70余次。


陈:许多作家都有自己的座右铭。这些名言警句,同样对读者也有启迪、激励的意义。姜老师,想必您也有自己的座右铭吧,请问您的座右铭是什么?

姜:是的,我也有自己的座右铭,我的座右铭是“锲而不舍,必有作为”。说起来,这一座右铭还有点来头。上初中时,我的语文成绩突出一些,中考语文考了全区第一名。上高中后,语文成绩依然比较靠前,尤其喜欢写作文,老师每次布置作文,很多同学头就大了,常常完不成,而我却总能按时完成,并且常常得到老师的点评。那时,学校每天午饭时间都要播放县广播电台的节目,分享一些作者的文章。于是,我便将一篇自己比较满意的作文也投给县广播电台。几天后的一个中午,大家正在边吃饭边听广播,播音员突然说:现在播送铁厂中学姜启德同学的来稿……此事轰动了全校,校长特意要走我的作文本,阅读了这篇作文,并批注了“锲而不舍,必有作为”八个字。从此,这句话就一直被我记在心里,成为激励和鞭策我奋发进取的座右铭。


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您现在已成为知名作家,我们感兴趣的是,您年少时的梦想是否就是当作家、搞文学?

姜:不是。作家梦、文学梦其实是后来的事。年少时完全没有这个概念,那时的梦想是参军。一来是军人很威武,每每见到军人就很羡慕;二来是想走出大山,远走高飞,步入更广阔的天地。因此高中毕业后,已当小学教师的我,正巧遇到部队征兵,就报名参了军,成为人民空军的一员,算是圆了人生的第一个梦。当兵的地点在很偏远很艰苦的昆仑山下,乘坐三天火车、八天兵车才到军营。幸运的是,新兵集训后,我被选派到政治部担任电影放映员兼图书管理员,从而才有机遇与文学结缘。受大量书籍报刊的吸引,我开始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于看书看报。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提升文化水平,一方面开始勤奋练笔,培养文学爱好,尝试新闻报道和散文、诗歌、杂谈等各类文体的写作。当第一篇小文章在当地《和田日报》变成铅字后,受到极大鼓舞,便有了勇气向更高级的党报、杂志投稿,文学作品第一次上了期刊《新疆青年》《昆仑文艺》和军报《战胜报》(新疆军区主办)。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几乎三天两头就有我的文章见诸报刊,从而在军内外小有名气,被提拔为干部,由此改变了人生命运。


陈: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说参军入伍,是您迈出了人生的一小步,那么进入兰州军区空军机关,则是实现了一次大跨越。

姜:可以这么说。成为政治机关干部以后的某一年,我奉命陪同兰州军区空军工作组赴帕米尔高原采访空军先进单位——红其拉甫导航站,并担负部分事迹报道和典型材料的撰写任务。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任务完成后,有幸受工作组推荐,身在边远基层部队的我被调往兰空机关工作,并先后被提拔为营职和团职。而且在文学创作方面,接触的作家多了,参加的文学活动多了,在浓郁的文学氛围影响下,从此萌发了当作家的梦想。如果说在这之前是学习入门阶段,那么调到大机关以后,就是全面提高、发展阶段。这期间,有了大量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见诸西北各省市党报和《人民军队报》《空军报》《解放军报》和《解放军文艺》等,并且先后出版了《人生纵横》(哲理诗)、《怪味人生》(小小说)、《追寻》(报告文学)、《感悟》(诗集)等多部著作,并加入甘肃省作家协会(后转陕西作协)。


陈: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998年,您在干满团职年限后,转业到了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从部队到银行,隔行如隔山,接下来您将要面对一个全新的行业。

姜:是的。转业到新的行业,面临的是角色转换,尽快适应工作。所以首要的任务是熟悉业务,熟悉金融,使自己由外行转为内行。这一时期主要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以及钻研银行业务和金融知识上,文学创作基本上就搁浅了,倒是发表了不少金融应用理论文章,最高曾获中国金融思政工作研究会一等奖。2011年中国金融作协成立,倡导繁荣金融文学,受此鼓舞的我,才又把久违的文学写作重新捞起来,并摒弃以往“太杂”和急功近利的弊端,下意识地重点突破小说。一方面集聚内功,掌握小说写作要领和技巧,一方面习作中短篇小说。在感觉有能力驾驭长篇的时候,开始尝试创作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梅兰迎福》(2012年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


20241122100959912-56-0a91e.png


陈:陕西作家大多来自农村,多多少少都会受到著名作家柳青和他的《创业史》的影响。《梅兰迎福》讲述的是陕南山区农村八十多年的变迁发展,你的首部长篇从农村开篇是基于什么考虑?

姜:之所以首先写这部农村题材长篇小说,一方面是因为我参军之前在农村生活近二十年,有着比较丰富的农村生活积累。可以说,农村生活是我最熟悉的领域。文学创作要从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入手,才有可能成功,这是许多作家的经验,我也不例外。其二是年少时所见所闻的许多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时常撞击着灵魂,感觉应该写出来,否则心里不安。着手写作以后,那些鲜活而富有个性的人物、曲折而生动的故事,以及故乡的习俗和风土人情,甚至不需要构思,不需要去细想,就很自然地跃入眼前,流于笔端,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小说以缠绵悱恻的爱情和纷繁复杂的恩怨纠葛为主线,集中描写了主人公陆迎福一生跌宕起伏、苦难悲欢的坎坷命运和崇德向善的可贵品格。从一个侧面再现了时代更迭中农民的生存与命运变迁。该书出版后,著名评论家李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之后又接着创作了同样是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山魂》,由美国南方出版社出版,有幸被哥伦比亚大学馆藏。


陈:股改上市,是国有银行转型为现代商业银行的必由之路。您的长篇小说《上市前夜》是一部表现金融业发展和银行人工作、生活的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别来灾这样一位锐意改革、矢志献身金融事业的基层行长的艺术形象。

姜:中国金融作协成立后,鼓励创作金融文学作品。金融题材长篇小说《上市前夜》的出版,算是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转业到银行工作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潜心钻研金融业务和理论知识,经历和见证了银行改革的风雨变迁,实际上是无意识地为创作这部小说提前做了功课。如果说,没有深厚的农村生活积累,就没有农村题材长篇小说《梅兰迎福》的诞生,那么,没有这一时期金融生活的沉淀和积累,也就没有金融题材长篇小说《上市前夜》的诞生。该书以国有银行改制和上市为背景,以新老行长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为主线,集中讲述了在国有银行转轨、改制和上市这样剧烈变革的时代大背景下,西京某国商银行发生的一幕幕惊心动魄、复杂曲折的守法与违法、善良与邪恶、新旧观念和美与丑激烈交锋的故事,成功塑造和深情讴歌了别来灾、陈怡欣、冯梦瑶等一批各具个性与风采的锐意改革和依法合规经营、矢志献身金融事业的优秀行长、员工的感人形象和行业精神。该书出版后社会好评如潮,茅奖评委李星说:“《上市前夜》是国内首部反映国有银行股改上市的成功力作,是一部生动有趣、非常好看的具有较强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的好小说。”该书先后获得第四届中国金融文学奖长篇小说奖等六个奖项,同时被工总行列为“工银大学”和“全员阅读”书单。


陈:除此之外,您还创作了哪些金融题材的文学作品?

姜:除《上市前夜》外,还创作了多部金融题材的中短篇小说。中篇金融题材小说有:《较量》(刊于2015年第2期《中国金融文学》头条,2017年获第三届中国金融文学奖·中篇小说奖);《翠雀花》(刊于2019年1月《延河》总第652期扶贫特刊);《遗案》(刊于2023年第9期《金融文坛》);中篇纪实文学《从抗战功臣到银行行长》(刊于2015年9月《秦风》,并获该杂志优秀作品一等奖)。短篇金融题材小说有:《生意》(2011年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文学大赛优秀奖,载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金融文学大赛获奖作品集);《醒悟》(2017年获中国金融工会“金融人写金融事”征文一等奖,刊于2022年第4期《中华文化》);《严妻》(2018年获陕西金融工委征文一等奖,刊于2020年1月《金融文坛》);《审夫》(2022年获陕西金融工委“廉政金融文化建设”征文一等奖);《家庭战争》(2023年获陕西省群众艺术馆征文三等奖)。此外,还创作发表了多篇金融题材小小说和诗歌作品。


陈:《圆梦》是您创作的又一部非常成功的脱贫攻坚题材的长篇小说。书中的主人公林迎弟是个农村女孩,她直面生活的磨难,不向命运低头,只身进城打工,由一名普通的打工妹成长为致富奔康的带头人。您是如何塑造这样一位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女性形象的?

姜: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圆梦》,着力讲述和讴歌在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一位巾帼典型。任何作家确定写某一部小说,都是有一定缘由的。我先后多次回陕南老家探亲,亲眼目睹了家乡面貌和农民生活的显著变化,也听闻了许多返乡扶贫人物的事迹,有了一些初步的实际感触和生活积累。不过,起因还是后来因省扶贫办一位熟悉的同志让帮忙审阅扶贫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有幸了解了许多感人肺腑的人物事迹,进一步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最终确定创作这部小说。林迎弟这一艺术形象,实际就是这些典型人物个性、命运与事迹的组合。一家出版社的主任编辑阅过书稿后鼓励道:“这是一部激励人们向命运挑战而踔厉奋发的非常励志的小说。你一定要出版,不出非常可惜。”知名作家、评论家蒋九贞赞扬:“《圆梦》是一部可品可读的现代版创业史。”


20241122100911541-10-7fa43.png


陈:红色传记小说《少年英烈毛楚雄》填补了毛家英烈传记的一项空白,出版后社会反响很强烈,人民网、中红网和《中国新闻出版报》等顶尖媒体都做了报道。请问是什么原因促使您要为毛楚雄立传?

姜:正如本书后记里我写到的一样,之所以执着地要写这部书,主要动因有三:其一,中原军区和谈代表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遇害这一震惊中外的大事件发生在我的家乡陕南,点燃了我了解、研究这一事件的兴趣点。其二,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等一系列指示精神,撬动了我担当这一使命的责任感。其三,是传主的生动事迹和革命精神,坚定了我为其立传的决心和勇气。传主毛楚雄牺牲时虽然很年轻,只有十九岁,但作为毛泽东至亲、毛泽覃烈士遗孤的非凡身世和我军和谈代表的特殊身份,以及他胸怀大志、奋发向上和为革命英勇献身的精神和壮举,对民众、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并不亚于同样年轻的刘胡兰。在搜集、挖掘资料的过程中,他年轻而坚毅的音容笑貌无时不刻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他的人格精神和境界,时刻感动、教育着我,也给了我完成这部传记的决心和信心。

  

陈:历史题材特别是红色历史题材写作难度很大,您在写作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姜:的确是这样,红色历史题材很不好写,难就难在历史久远,知情人少,史料缺乏。就这部传记而言,写作之前在弄清人物生平事迹、历史背景、事件脉络和人物关系上很是费了功夫。不仅历史资料零零碎碎,而且很多史实众说纷纭,似是而非,甚至出现诸多谬误和以讹传讹的现象。比如不少资料写到:毛楚雄参军后随南下支队到广州,随后又随军北返。事实上,南下支队8月就已到广州,毛楚雄9月23日才从湖南参军,怎么可能到广州?再如,有说向导肖善义是农民、学生,有说是“刚参军的战士”。实际上,刚从大悟突围已伤亡过半的王震部队到陕南后,所面临的任务是如何保存有生力量,尽快将现有人员带出险区,回到延安。在此情况下,多一人就多一份负担,怎么可能接受新战士呢?诸如此类既有悖史实、也不符合逻辑的问题很多。我在使用有关史料时,力避人云亦云,绝不轻易相信某一种说法,力求在吃透史料的基础上,多方反复比较、甄别和逻辑判断而取其一,尽可能做到去伪存真,保证史实的翔实、确切。


陈:您的小说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读起来酣畅淋漓,很是享受。有读者说你的小说好看,主要是会讲故事。

姜:我是倾向于小说应当有故事,也就是说,好的小说必定有好的故事。故事讲得好,人物也就活起来、立起来了。所以我的长篇小说都是注重讲故事的。当然,这种故事不同于《故事会》讲的故事,不是为写故事而写故事,而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是讲求叙述技巧与结构安排的具有较强思想性、艺术性和感染力的故事。比如《梅兰迎福》《上市前夜》《圆梦》都是由一个个小故事构成撼人心魄的大故事。《少年英烈毛楚雄》,也是在尊重事实、坚守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用心用情地将人物生平事迹故事化、情景化,而不是泛泛地介绍与讲述。所以茅奖评委李星称赞该书:“传主形象鲜活,故事生动感人,细节丰沛精当,堪称红色传记的精品力作。”


陈:创作过程是艰辛的,您在金融机构供职,日常事务繁杂,而写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您是如何协调工作与写作关系的?接下来,您还有什么创作计划?

姜:从部队到地方,我在职的工作都是比较繁忙的,要做到工作和写作两不误,就要恰当地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我的经验是,业余爱好就是业余的事,所以工作时间就集中精力工作,尽量不弄自己的事,这个不能含糊。同时注重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事务在上班时间内完成好,尽量不占用业余时间;班后业余时间则潜心创作,尽量避免加班和杂事烦扰。其实工作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并不矛盾,讲求工作效率干好工作,就能够腾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写作;而坚持写作能够提升文笔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则可以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比如同样一份重要材料,有的人十天半月憋不出来,而文笔好、写作能力强的人只需三五天就完成了。业余写作贵在坚持,要沉得下心,不可浮躁;要耐得住寂寞,少玩耍少闲聊;要坐得住板凳,善于排除一切干扰。至于目前的计划,尚无明确的想法。即便有,说出来如果兑现不了,会让读者失望。所以还是不说为好(笑)。

陈:谢谢姜老师在百忙之中接受城市金融报的专访,衷心地祝愿您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惊喜。

责任编辑:陈平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