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出台政策措施,推动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央企业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其中明确提到,针对国资创业投资“不敢投”“不愿投”等问题,健全符合国资央企特点的考核和尽职合规免责机制,引发关注。
当前,国有资本已经成为创投市场最主要的出资来源。在经济转型换挡的关键时期,被认为是耐心资本“压舱石”的国资,承载着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资本支撑的重要使命。但在实践中,受传统考核机制约束,部分机构存在投资“耐心”不足,无法陪跑“硬科技”企业的情况——早期科创项目周期长、回报慢、风险大,往往“九死一生”,部分国资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容错机制,“不出错”才是首要考量,导致国资创投“不敢投”“不愿投”,实际投资中“跟随”大于“引领”,与鼓励国资投早、投小的政策初衷相悖。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纷纷探索建立完善激励容错机制,鼓励国资“敢于投”“大胆投”,为“耐心资本”松绑:6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针对创业投资特点实施差异化监管;《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提出“不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作为主要考核指标”;两部门此次提出,符合基金功能定位和投资策略的项目出现投资失败、未达预期或者探索性失误,相关人员依法合规、履行忠实义务和勤勉尽责义务、没有牟取非法利益的,可按照规定不予、免予问责……释放出大胆探索容错机制的强烈信号,让市场感到暖意。
这足够打消业界顾虑吗?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等发布的《2024年国有投资机构激励与尽职免责(容错)机制调研报告》显示,63.16%受访机构建立了容错机制,然而具体内容上,“程序合规且因不可抗力造成亏损可免责”“探索性创新造成亏损可免责”等条目仍是诸多受访机构的“待办清单”,细则完善任重道远。另有业界人士指出,单个部门泛泛提到容错机制难以成为国资创投“护身符”,一方面因可操作性不足,另一方面国有投资机构接受多重监管。国资委、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纪检部门等在业绩考核、投资项目监督等方面出台更具操作性的指引,落实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容错机制方能有效发挥作用。
除了考核机制,国资创投“不敢投”“不愿投”背后,还可能存在资金因素,对此不可不察。有媒体调查发现,部分地方国资平台解决资金来源的办法有限,多是抵押土地从银行借钱。国资创投短期难有收益,无法覆盖银行利息,地方上的招商引资又连年加码,只能继续向银行借钱再投,如此循环,负债利息不断攀升。这样一来,国资创投无暇顾及产业培育,在短期获得更多资金、解决燃眉之急成了首要目标。挣扎之间,地方还异化出了许多“应对之策”,如要求国资创投基金投资的企业“落”在当地,为地方增加进账项。这背离了市场化投资逻辑。若在此情况下打开容错“口子”,该如何遏制利益输送等隐秘行为?这其实也是完善容错机制的难点所在。
唯有把导致国资创投“不敢投”“不愿投”等问题的各种因素理清楚,做完全面体检,再综合施治、精准施策,才能让国资更有“耐心”陪伴企业成长、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