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王盈种地的那些事儿

2024-12-27 10:45:13

王盈在“直播间”开播

他是个返乡务工人员。

王盈是铜川新区坡头街道牛村人,今年46岁。2015年以前,他辗转山东淄博、陕西榆林等地务工,最多时一个月有上万元收入,但回乡发展的念头一直萦绕心头。正好这一年,家里因修建水库要搬迁,他马不停蹄地回了家。回来后,扎进新分的12亩地里做起了“文章”。

种地,他种出“新花样”,卖上好价钱。

王盈在种植上采用新技术、管理上善用新“装备”、销售上敢用新平台,把果子卖到了全国各地,年收入十几万元。被村里聘请为樱桃示范园的技术员,还帮助村民管果园、卖果子,是群众眼中的“能人”“红人”。

12月26日,记者见到了正在收防雹网的王盈,站在地头,请他与我们说种地的事儿。

土地不会亏待人

记者:在外面每个月有稳定的收入,为啥选择回乡种地?

王盈:我就是个农民,对土地有感情,把地种好让人根子稳、底气足,还能顾上一家老小。说起种地,我从小跟着大人下地干活,常常爱问东问西,为啥耧麦要摇耧?为啥说“麦熟一晌”……长大后,我经常看一些农业方面的书,琢磨庄稼的生长习性和防治病虫害的好办法,感到很有意思。记得有一个冬季剪果树的顺口溜:旺树带叶搞修剪,弱树要等叶落完,带叶修剪平衡势,落叶再剪营养归。那年,我屋的果树就是我剪的,第二年苹果大丰收。那会儿我就觉着,好好对土地,土地不会亏待咱。

从会种到“慧”种

记者:你种地的门道是啥?

王盈:种啥是关键。我村种苹果有40来年历史,我就种苹果,但选的是新品种。铜川樱桃这几年名气大、价钱高,我再种了几亩樱桃。咋种也有讲究。用的是双矮宽行密植技术,虽然是密植,但地里的通风、透光条件更好,果树能畅快地“呼吸”、自由地“伸胳膊”。最重要的是,还要“伺候”好。我施的有机肥,安装了现代化新设备,让它“吃”的是营养餐,“喝”的是滴灌水,过得那叫一个“滋润”。每年,樱桃开花的时候,早早都被预定了,从以前的论斤卖到论盒卖,现在论“棵”卖。苹果也是不用说,出不了地头就卖完了。

借力电商“飞”全国

记者:果子已经卖得很好了,咋还折腾?

王盈:网上卖是个好办法。以前,卖苹果靠客商上门收,一斤多钱别人说了算。不是咱种的果子不好,而是咱不会卖。刚开始,试着发一些小视频,效果一般。后来,看人家直播带货,我申请了个号,站在手机镜头前,直播一开紧张得说不出话,看的人少得很。咋办?刚好街道办让去参加电商培训班,我每期都去,确实学到了新东西,拍视频有了新思路。把管理、销售的过程用走台步的方式拍成小视频,没想到这种幽默的方式,流量还挺大,有一个浏览量达到了30多万次,一下子“火”了。趁着热度,我每天晚上都直播,先介绍果品,再转呼啦圈,还拿着老物件讲故事,吸引了很多“粉丝”,接到的单子全国各地都有,更重要的是,咱这下有了定价权!

全村都“牛”才是真“牛”

记者:拍视频、做直播、发快递,你自己都忙不过来,为啥还帮别人卖?

王盈:你帮我,我帮你,这是老传统。我每次直播都说,铜川有个牛村,牛村的苹果非常牛,路过的朋友可以买了尝一尝。就一家卖得好,事也干不大,只有把铜川牛村的名气打出去,那才叫真“牛”。这几年,帮着村里人照看60多亩果园,他们有啥问题,我给提提意见、教教技术。村集体的十几亩大棚樱桃也是我在负责技术管理,经济效益不错。今年,我的樱桃和苹果已经卖了7万多元,帮村里人卖了2000多斤果子。

记者:你是村干部,未来还有啥打算?

王盈:我平时在手机上看新闻,咱陕西的苹果很有名,世界上每7个苹果就有一个是咱陕西产的。我村上有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还有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和冷库,发展电商有条件、有优势。后面想带着更多人把地种好,上新品种、用新技术,一块把苹果产业做大,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肯定没问题!

冬日暖阳下,漫山的果园就像是一幅闪光的画卷。采访结束,我们挥手作别。王盈的背影和村庄相融合,他就是画卷里的一部分……

(来源:铜川日报 记者:陈超 王艳 陈叶)

责任编辑:事业部01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