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风险事件频发,虽然高利率和高通胀态势放缓,但海外地缘冲突加剧,供应链影响因素较多。另外,高债务背景下,全球货币政策调整,加之经济增长预期变化,汇率大幅波动。国内方面,经济处于转型阶段,地产、基建行业发展速度放缓,钢材利润下滑,出口力度加大,产品竞争激烈。在传统的经验管理手段无法有效应对当前状况的环境下,应用期货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成为诸多企业的必要选择。
中期协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底,期货市场有效客户数达到248.98万户,资金总量达到1.73万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12.86%和14.97%。其中,以产业客户、中长期资金为代表的机构交易者近几年增速明显,截至11月底,法人客户持仓占比接近65%,特殊法人日均权益占比达50%,产业和机构客户已成为期货市场的重要力量。另外,根据避险网的数据,2024年前11个月,发布套保相关公告的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达1408家,套保参与率达26.84%,较2023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上市公司热衷参与的重点品种包括铜、铝、白银、黄金、螺纹钢、热卷等有色和黑色系期货品种,反映了市场对这些关键原料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在江苏富实数据研究院院长、南钢金贸钢宝首席期现分析师蔡拥政看来,商品价格波动加大,不少上市公司运营艰难,衍生工具更受市场重视,尤其是近年全球化步伐较快的上市公司,套保工作积极,并且在投资人和监管部门的规范下,相关的信息披露也逐步公开透明,体系建设日渐成熟,这一方面是公司治理方面的认识提升,另一方面是市值管理工作的需求提高。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的锂电企业宁德时代、龙蟠科技等,无论是期货保证金投入、人才招聘和培养方面,还是期货工具的应用方面,均表现积极。
“大家普遍感受到2024年把握黑色系行情的难度加大,其中,既有行情波动较大的原因,又有交易逻辑快速切换的原因,这就对相关企业利用衍生工具管理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4年市场主体参与卖交割的意愿普遍较高,特别是上游的钢材和焦煤企业,并且他们取得了不错的风险管理效果,但对产业链中下游而言,参与买套保锁定订单利润的效果要比前几年差一些,往年的贴水优势基本消失。” 中信建投期货钢材研究员张少达说。
据避险网统计,2024年二季度,有80家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新加入套期保值阵营。这80家套保生力军中,大型企业58家,中小型企业22家。“这些企业参与套保的目的在于汇率和商品价格波动管理。套保企业涉及行业逐步多元,除电子、机械设备、电力设备依然位居前三以外,美容护理、社会服务行业也开始涉及套保。这说明期货工具应用市场点多面广,市场需求潜力较大。”蔡拥政说。
据蔡拥政介绍,钢厂对衍生工具运用积极,部分套保标杆企业成就斐然。经济转型过程中,地产、基建需求连续3年下滑,企业管理压力从产业链的建筑企业、贸易商蔓延至钢厂,2024年钢厂期现结合人才招聘增多。虽然参与度不及锂电等新能源行业,但钢厂参与期货市场的热情提升。2024年三季度,钢铁工业协会多次举办相关的业务培训活动,参与钢厂数量众多。此外,中西部部分企业经过几年摸索实践,在套保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其他企业起到了引领和促进作用。
企业对衍生品的诉求增强,期货公司如何更好地服务黑色产业链企业?张少达表示,能否服务好黑色产业链客户,核心在于引导产业客户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并精准找到产业客户的痛点。黑色产业链客户参与期货市场的水平不一,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期货公司的服务重点不同。针对初次进入期货市场的客户,期货公司应当以引导客户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作为重点工作,特别是在期货账户盈亏与期现合并盈亏的理解上。没有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产业客户很难持续参与,即便参与,效果往往也较差。针对有一定经验,并且已经建立风险管理理念的客户,协助客户更好地将期货工具与企业经营业务相结合是重点工作。对于这一类客户,将套保业务模式化是不错的选择。例如,长协锁价订单业务,可以持续利用期货工具锁定销售利润。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