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2024年回顾:规模破30万亿收益率整体下滑

2025-01-07 10:19:20 作者:李滨

回顾2024年的银行理财市场,规模上30万亿元、收益率下降、监管“去平滑化”、“花样营销”等都成为年度关键词。投资者也在市场的跌宕起伏中,走过不断自我“修炼”的一年。

展望2025年,多数业内人士认为,低波稳健时代渐行渐远。无论是银行理财机构还是投资人,应该对2025年的整体市场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理财市场规模仍有望进一步扩大,但收益空间或进一步缩窄,净值波动挑战可能加剧。

去年银行理财市场先扬后抑再企稳

回顾刚刚过去的2024年,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增长呈现出先扬后抑再企稳的态势。

年初,受益于债市利率下行以及存款利率下调,银行理财规模稳步扩张。据普益标准统计,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同比增长8.3%。进入二季度,“手工补息”被叫停,大量存款涌入理财市场,进一步推动规模增长。然而,三季度末股市走强,引发股债“跷跷板”效应,部分理财资金流向股市,理财市场出现短暂负反馈,规模增长受阻。但随后市场迅速调整,截至12月底,全市场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约30.27万亿元,相较年初增长超4万亿元,重返30万亿元大关,实现年初业内预期。

西安某国有银行理财主管表示,影响去年银行理财市场走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利率因素,债市利率下行提升了理财产品的吸引力,使得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优势凸显;二是政策因素,监管政策对“手工补息”等行为的限制,引导资金流向理财产品;三是投资者风险偏好变化,在市场波动中,部分投资者为寻求资产的稳健增值,加大对银行理财的配置。阻碍因素则包括股市阶段性走强对理财资金的分流、市场利率波动导致资产配置难度增加等。

收益整体下滑明显

高收益产品难觅

回顾全年,在规模增长的同时,银行理财收益率却不容乐观。随着市场利率屡创新低,高收益资产难觅,理财产品的潜在收益率不断下降。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2024年,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整体下滑明显。存续开放式固收理财产品近1年收益率的平均水平已降至2.98%,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近1年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3.96%;新发固收理财产品业绩平均比较基准已降至2.73%。

现金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同样呈下降趋势。普益标准数据显示,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近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已降至1.69%,近1年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1.95%。年初时,现金管理类理财近7日平均年化收益率一度飙升至4%以上,随后持续走低。

业内人士表示,收益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利率屡创新低,高收益资产稀缺,使得固收类资产的投资收益率变薄。面对这一困境,部分理财公司开始调整策略,加大对“固收+”资产的配置。未来,固收类理财产品若要提升收益,需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度增加权益类资产占比,同时加强投研能力,挖掘优质资产。

“固收+”产品受关注

权益类产品成新宠

在市场利率下行、资产配置难度加大的背景下,“固收+”产品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西安某股份行财富主管表示,“固收+”产品能满足投资者稳健与增值双重需求,在保证一定固定收益的基础上,分享权益市场红利,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分散风险,提升收益稳定性。从市场反响看,投资者对“固收+”产品的认可度逐步提高。

2024年,含权类产品发行呈现加速态势。尤其下半年以来,中银理财、招银理财、民生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闻声而动,发布含有权益指数类资产的理财产品。普益标准数据显示,11月银行理财全市场共新发了9款权益类理财产品,环比增加7款;新增发行52款混合类产品,环比增加23款。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背后是银行理财公司对权益市场投资价值的认可。一方面,当前权益市场估值低洼,随着经济稳步发展和资本市场渐趋回暖,布局权益类产品有望获取较高收益。未来,随着投研能力提升、投资者教育普及,含权类产品有望成为银行理财市场新的增长引擎。

理财市场规模还会扩大

收益空间进一步缩窄

展望2025年,西安多家银行理财管理人士表示,银行理财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规模方面,多位人士表示较为乐观,预计将延续增长态势。认为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理财产品的吸引力相对增强,且未来利率仍有下降的可能,这将促使更多资金流入理财市场。同时居民的风险偏好有所增加,预计在经济基本面和政策面的共同作用下,股市将呈现结构性的稳步上涨趋势,进而吸引更多资金流入权益类理财产品,推动理财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收益表现上,大家则认为整体收益率提升面临较大压力。随着市场利率持续低位运行,高收益资产稀缺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银行理财的收益空间或进一步缩窄。不过,部分权益类、混合类产品有望借助权益市场回暖,实现收益增长,进而带动整体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回升。

对于投资策略,则建议投资者可以依据自身切实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地适当提高权益类资产在整个投资组合中的配置比例。 

来源:华商报

责任编辑:樊锐祥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