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 开拓创新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

2025-01-08 15:11:01 作者:马丙政 李柯

航拍大沽河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王昭脉 摄

1月7日,胶州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5年,胶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货物进出口增长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将重点推进七大领域改革攻坚,推出更多标志性改革举措,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

突出上合公共产品属性,更好发挥“临空支持”“胶州托底”作用,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加快建设上合资本港,积极开展自由贸易账户试点,争创以支持上合经贸合作为重点的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提升“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能级,落地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力争与上合组织国家贸易额突破130亿元。抢抓中国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契机,争取承办第四届上合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等高层次活动。

拓展青岛机场货运航线网络,加快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实施青岛国际枢纽港空铁枢纽综合提升工程,建设胶州北站城市航站楼,布局高铁快运基地,提升北站能级。常态化开行上合快线、鲁欧快线等公共班列,增设“上合专线”“东盟专线”,力争开行中欧班列1100列,积极申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发挥空港综保区政策优势,争取落地全国首个上合特色跨境电商药品OTC进口试点,加快建设上合枢纽,争创上合自贸空港。

开创一体发展新局面

树牢一体化发展理念,突破“五大新城”地理边界,推动16大基地、40个组团“一块板”谋划、系统性推进。理清产业布局逻辑关系,精准谋划项目落位,力争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80个。加快建设临海片区EOD项目、上合海洋物联网大厦,提升上合国际城产业策源能级。开工建设中国邮政青岛邮件处理中心、山东太古飞机维修再制造等项目,做大航空指向型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中棉数智物贸产业园、同江上合物流园,做强港口物流、航贸金服两大组团。梯次推进卡奥斯冰箱三期、杭萧智能化生产基地等35个续建、签约、在谈项目,做优卡奥斯新城产业示范样本。加快云溪广场、“宋韵”板桥镇等项目进度,做精板桥新城文旅产业生态。

完成胶即快速通道建设和沈海高速、省道217改造,加快推进地铁8号支线、青兰高速改扩建、国道204改建等重点工程,提升对外辐射能力。开工建设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青岛上合学校,竣工验收青岛幼儿师范三期项目,培育39所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梯队,满足外籍人才子女入学需求。加快建设东方医院胶州医院科技院区、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改造启用少海医疗中心。实施跃进河沿岸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卡奥斯新城生活配套项目,建设上合青年湖文创中心,高水平运营上合国际人才双创产业园,打造国际化宜居宜业环境。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以鲁港科技合作创新中心为引领,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链接香港科学园科创资源,建设香港、俄罗斯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力争达成国际科技合作5项。搭建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培育青岛市级以上科创平台15家以上,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争取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探索共建知识产权审查技术研究中心,打造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平台。深化与南航、哈工大等高校院所合作,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10次以上,完成科技成果转化不低于20项。

完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力争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引导300家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培育青岛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0家以上。建立高精尖人才培育机制,力争储备引育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0人以上。

胶州市将以上合示范区综合改革为总牵引,突出“扩能提质”主题,持续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套路打法、调整产业结构,同心同向建设现代化上合新区,加快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

来源:青岛晚报

责任编辑:樊锐祥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