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宝鸡市凤翔区糜杆桥镇西白村西府曲子演出团参加了央视《开门迎春晚》节目的录制。一曲纯正、精彩的西府曲子《画纱灯》,赢得了现场评委的一致称赞,让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再次受到广泛关注。
西府曲子起源于隋唐,融合宫廷音乐与民间小调,历经千年沉淀,是陕西关中西部(西府地区)特有的民间曲艺。它以唱为主,说唱结合,曲调丰富,有“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之说。大调庄重典雅,小调活泼诙谐,演唱时一人主唱,众人帮腔,配以三弦、板胡、二胡等弦乐及梆子、碰铃等打击乐,韵味独特。
西府曲子《画纱灯》是西白村西府曲子演出团编排的曲目。其唱词描绘了新春佳节画纱灯的情景,在表演形式上,保留了西府曲子的传统特色,又融入了现代元素,如舞台布置、服装造型等,使其更具观赏性。
此次西府曲子《画纱灯》能够亮相央视《开门迎春晚》栏目,不仅是西白村西府曲子演出团的荣耀,更是西府曲子传承和发展的成果体现。在传承方面,西府曲子通过艺人传承、师徒传承和校园传承等多种方式得以延续。老一辈艺人通过口传心授将技艺传给年轻一代。同时,西府曲子还走进了校园,糜杆桥镇中心小学成立了西府曲子社团,邀请民间艺人进校授课,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和学习西府曲子,培养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发展方面,西府曲子不断创新与突破。一方面,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创作了一些反映当代生活的新曲目,使西府曲子更贴近时代、贴近群众。另一方面,借助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西府曲子的表演视频,吸引了大量观众,扩大了其影响力。
此次西府曲子《画纱灯》在央视的成功亮相,必将进一步推动西府曲子的传承和发展。
(来源:凤翔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