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路’轮已在湛江港17号锚地抛锚,可以接受进境检疫!”日前,湛江港迎来了一艘特殊的进境船,更迎来了一票特殊货物。说船和货物特殊,是因为“创新之路”轮是一艘半潜船,其装载的货物是一直在孟加拉开展“一带一路”工程项目的8条中国籍工程船,如今时隔11年,回到祖国的海湾进行维修养护作业。
霞山关员对工程船进行监管。
据了解,这8艘工程船分别为拼装式甲板驳船、测量船、锚艇、起航船、打桩船等,最早在2010年便前往孟加拉开展帕德玛大桥河道整治项目和毛塔矿石码头项目。而装载8艘工程船的“创新之路”轮对于船舶抛锚、上潜加固、下潜卸货均有特殊的作业要求。
为了使这批工程船能够顺利入境进行维修,湛江海关所属霞山海关主动接洽代理掌握船舶信息,多次与船舶代理和船方对接,详细了解船舶装载情况、航行计划以及通关需求,先后5次召集船代、货主及港口方等召开推进会,按照船舶及货物有否布控指令、天气状况等详细制定作业方案及相关应急预案,并主动对接海事局相关部门商讨工程船抛锚点及半潜作业区,为“创新之路”轮定制“海关监管套餐”。
在顺利完成“创新之路”轮检疫监管后,为保障搭载的工程船能安全卸载入海开展修缮维护工作,霞山海关关员第一时间对13名工程船驾驶员进行登船监管验放,使得工程船能够快速卸下驶离。
“在海关的帮助和指导下,这批工程船得以顺利通关回国,为我们后续的项目施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经理王云飞说。
霞山海关表示,将继续秉承“便利企业”的宗旨,不断优化口岸通关流程和服务举措,“一船一策”定制化通关保障,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共同推进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来源:湛江云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