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富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滇银行”)行长人选的消息逐步在业内传开。尽管由于位处西南一隅、并且暂未上市,故而富滇银行似乎略显低调。
但作为云南省内唯一的省属城市商业银行,该行近年来的行长一职不但变动相对较为频繁、而且曾出现较长时间的空缺;故而本次曾晓松预计很可能将履新该行的行长职务,还是给舆论带来了一丝尘埃落定的欣慰;同时,从近年来的数据分析,该行的资产质量存疑,故而“新官上任三把火”、后续该行在经营治理中或主攻方向明确。
曾晓松大概率将履新富滇银行行长
公开资料显示,富滇银行正式成立于2007年12月30日,是当时经银监会批准之后,在对昆明市商业银行进行增资扩股、以及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置后所成立的一家省级城商行。尽管正式成立时间相对较晚,但该行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至1912年,是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银行品牌。截至2024年末,该行资产规模已达4059亿元,旗下193家营业机构遍布云南省和重庆市,并与老挝外贸大众银行合资设立老中银行,是全国第一家在境外设立合资银行的城市商业银行。
尽管如此,但近年来该行在行长这一最高业务经营管理岗位的人选确定上、可谓是“好事多磨”。代军,从2019年11月至2021年9月担任该行的行长一职不到两年,之后升任为该行的董事长;一般而言,在行长升任董事长时会较快确定新行长接替,但直至一年半后的2023年3月,刘寅才走马上任担任富滇银行的行长一职。
在任职富滇银行之前,1975年1月出生的刘寅早年曾在中国银行、国泰君安证券、云南国际信托投资等单位任职;之后转而在原银监会工作,历任政策法规部监管政策处副处长、备案审查处副处长,非银部信托公司现场检查处副处长、非现场监管处处长;2016年10月后,又先后担任中航信托常务副总经理、中信信托副总经理、党委委员。
行长职位空缺一年半后、银行经历相对较少的刘寅接替;但刘寅行长在任不到两年,这一岗位又生变数;就目前情况来看,尽管尚未有权威消息公布、机构之家也不妄作猜测,但从一些较为明确的公开信息来看,刘寅挂职而去、曾晓松接替,可能是大概率事件。
一方面,较为权威《农村金融时报》公众号近日曾有报道,明确曾晓松已经以该行党委副书记、拟任行长的身份出席对外活动;另一方面,早前云南省委组织部已在云干任公示[2024]11号中明确曾晓松将“拟任省管企业正职领导职务”。
曾晓松履新后资产质量或是主攻方向
公开资料显示,曾晓松出生于1976年11月,具有在职研究生学历。从其职业生涯来看,倒是一位银行系统出生的金融高管,并且主要就职于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系统。
在1997年7月毕业后进入建设银行,早年从事过养老保险、职称、综合、干部管理等多个岗位;之后在省分行的人力资源部工作,并一路升迁至副总经理;从2010年3月开始,外放担任红河分行副行长、楚雄分行行长、红河分行行长等职务;2019年又回到省分行担任公司部总经理;之后在2021年7月升任省分行副行长。
鉴于富滇银行作为云南省的省级城商行,行长人选曾长期空缺后、又生变动,让曾晓松这样一位国有银行系统出身,具有更多专业性的人士出任行长一职,也确实是合适之选。
综合前述情况来看,读者朋友可能对于曾晓松后续履新行长后的经营治理、已有所期待。据机构之家分析,富滇银行当前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资产质量存疑,后续曾晓松在业务经营治理层面或主攻方向明确。
由于富滇银行尚未披露最新的2024年度及部分3季报详细数据,根据Wind口径,从2021年至2023年,该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96%、1.94%和1.98%。而2024年中报不良贷款金额为45.2亿元,贷款总额为2201.1亿元,那么推算此时的不良贷款率大致则为2.05%至2.10%区间;而2024年中报,A股42家上市银行中最高的郑州银行也仅为1.87%,由此可见一斑。同时该行的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关注类贷款总额更是达到了114.26亿元,占比5.30%。
基于投资收益的增长,3季报富滇银行实现当期营业收入56.83亿元、同比增速高达13.04%,归母净利润为7.03亿元、同比增速9.90%。如果该行能够对资产质量问题下一番功夫,则效益可能还有更大的上升空间。
毕竟,我们在看到增长的同时也要看到潜在的隐患。富滇银行银行前3季度信用减值损失单项已高达29.96亿元,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29.08亿元;在这种情况下,营收利润还能有相对较高的增速,就足可见该行后续通过优化内部经营治理、而提升质效的潜力空间。
(来源: 机构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