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市场长期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固收类资产相关投资策略也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格局的形成既是市场的选择,也是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体现。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理财产品侧重于投向固定收益资产,使得其在债券牛市中取得了较好的业绩表现。
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9.15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7.33%,较去年初增加0.99个百分点。2024年,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709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69%;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65%。
然而,在固定收益资产票息下移、资本利得空间收缩的背景下,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吸引力有所下降,拓展新的赛道势在必行。因此,不少理财机构采取“+”投资策略,以风险稳健、收益适当的标准化固收资产作为底仓,同时拓宽资产配置谱系,积极探索布局权益、另类与海外资产的投资机会,为投资者带来更多元化的资产选择。
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等有望成为理财资金配置的新落点。金融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
这都有助于丰富理财产品资产配置结构,降低理财产品对固定收益类资产的依赖。更重要的是,增加理财资金对资本市场的参与度,也能帮助熨平短期市场波动对理财产品业绩的影响,进而实现长期稳健的收益。招银理财曾发文表示,对于银行理财来说,这意味着有机会配置更优质的资产、更丰富的策略,提高配置的多样性和投资效率。通过参与资本市场,银行理财产品有机会更好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力争提升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进而提升投资者的财富体验。
可以预见的是,在直接融资渠道拓宽的背景下,理财机构的投资视野与投资选择将大大增加。部分理财公司已积极准备,例如,光大理财介绍,银行理财将上升为A类投资者,有利于提高新股配售比例。待政策细则或指导意见明确后,光大理财将积极注册网下投资者,根据政策细则优化公司内控机制和业务操作流程,筛选符合打新条件的产品,积极参与网下新股配售,努力满足广大投资者的权益投资需求。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