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改革持续推进

2025-02-28 14:38:36

20250228110538472-28-580a7.jpg

2月26日,河南金融监管局发布批复,同意河南农村商业银行开业,同意河南农村商业银行郑州中心支行等891个分支机构开业。

同日,河南农商银行发布公告表示,河南农村商业联合银行和郑州、新乡、濮阳、济源4市农商银行(农信社)、荥阳利丰村镇银行等25家机构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为河南农商银行。

梳理发现,开年以来,已有江苏农村商业联合银行、江西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获批筹建,中小银行改革呈现加速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要认真按照因地制宜、“一省一策”原则,来设计中小金融机构改革的具体方案。在改革中,各省份要根据不同情况,兼顾促进发展和防范风险双重目标,探索新机制、新模式。

加快推进中小银行改革

年内中小银行改革动作频频,加速推进改革化险进程。

1月2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批复,同意筹建江苏农村商业联合银行;1月20日,金融监管总局再次发布批复,同意筹建江西农村商业联合银行;2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批复显示,河南农村商业银行获批筹建。此外,还有贵州等多地农信社改革方案出现在2025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日前撰文表示,农信社改革主要有三种模式:联合银行模式、统一法人模式以及差异化拆分模式。不过,从浙江、河南、辽宁、山西、海南等多地实践来看,联合银行模式、统一法人模式是农信社改革中常采用的模式。

联合银行模式,基层农商银行仍保留法人地位。此模式下,又可以细分为“上参下”“下参上”两种方式,前者指省级联合银行入股基层农商银行,后者指基层农商银行持有省级联合银行股份,即省联社时期的股权关系保持不变。

统一法人模式,通常为新设省级农商银行合并吸收区域内其他农商银行和农信社,例如,2024年5月揭牌成立的海南农村商业银行便采取此模式。

此次获批开业的河南农商银行改革之路则稍显曲折。在采取联合银行模式后,该行又改制为统一法人模式。2024年7月,自河南农商联合银行成立不足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2024年下半年经济稳进向好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推进河南农商银行组建,统筹推动中小银行机构清收不良资产、清理问题股东、多源补充资本。

在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看来,省级农商银行模式有助于集中配置资源,提升经营管理合力和执行力,提高风险管理和化解能力,打造统一品牌形象,发挥规模经济优势。

他认为,在部分经营区域较小、机构数量少或高风险机构较多的省区市,可采取省级农商银行模式。“但地方党委、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要摒弃‘一并了之’的简单思维,组建省级农商银行之前要进行全面论证,并充分听取农信机构的意见,切勿造成新的风险隐患。”董希淼提醒。

河南农商银行获批开业

继金融监管总局同意筹建河南农商银行后,2月26日,河南金融监管局批复同意河南农商银行开业,并接受金融监管总局派出机构的属地监管。

河南农商银行领导班子也已确定。批复显示,核准郝惊涛河南农商银行董事长任职资格;核准王炯河南农商银行副董事长任职资格;核准王炯河南农商银行行长任职资格;核准梁生效、张涛、韩俊岭河南农商银行副行长任职资格。

从河南金融监管局的批复来看,河南农商银行注册资本约为292.47亿元,资本实力有所增强。

如前所述,河南农村商业联合银行和郑州、新乡、濮阳、济源4市农商银行(农信社)、荥阳利丰村镇银行等共25家机构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为河南农商银行。河南农商银行承继25家机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网点以及其他一切权利义务,原机构变更为河南农商银行的分支机构。

河南农商银行官网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河南农商银行系统共有135家市县农商银行(农信联社),在岗员工4.48万人,营业网点4263个,覆盖全省所有市县乡(镇);资产总额2.58万亿元,存款余额2.16万亿元,贷款余额1.3万亿元,存贷款余额和市场份额均居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责任编辑:庞淳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