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 金融活水润沃土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5-02-28 14:38:55 作者:李妍

中国银行松原长岭支行客户经理走访农户,了解农作物种植面积等情况。

近年来,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金融之力精准滴灌广袤农村,聚焦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生态改善,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下沉服务重心,为吉林省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从黑土地上的春耕备耕到人参产业的提质增效,从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到高标准农田建设,该行以“金融之笔”书写了一幅幅助力“三农”发展的动人篇章。

贷款送至田野间

备春耕时节,榆树市广袤的黑土地上,农户们正紧锣密鼓地备耕。然而,种子、化肥、农药的采购资金缺口,一度让不少农户犯了难。吉林中行急农户所急,主动对接农业部门,深入田间地头,将金融服务送到农民家门口。

为破解农户融资难题,吉林中行创新推出“种植贷”“农资采购贷”等金融服务方案,简化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确保资金及时到位。针对稻米产业,吉林中行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通过“核心企业+订单农户”模式,为种植大户提供担保贷款。

“多亏了中行的贷款,让我有底气准备春耕!”榆树市于家镇三道村的李大哥感慨。他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却苦于资金短缺,该行榆树支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快速办理贷款,帮他备齐农资。榆树支行的金融支持不仅保障了粮食安全,更推动当地稻米产业优化升级。稻米产量与品质双提升,农民人均增收超10%,黑土地上的“金稻穗”正托起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据了解,吉林中行联合各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推行“整村推进”服务,累计投放备春耕贷款超2亿元,惠及农户近六百户,覆盖种子、化肥采购全链条。

科技赋能备春耕

作为新成立的县域支行,中国银行松原长岭支行以“服务下沉、科技赋能”为突破口,在春耕备耕中扛起大行担当。从柏油公路到村间小道,支行员工驱车万里,走访上百家农户,召开政银企对接会,与乡镇干部、合作社负责人建立紧密联系。

某蔬菜种植合作社计划引进智能灌溉设备,却因资金不足陷入困境。长岭支行迅速行动,为其提供利率优惠贷款,助力设备顺利落地。今年,该合作社蔬菜产量预计增长50%,不仅能够满足本地需求,还打开了周边市场。此外,该行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业农村局、就业局联动,为企业争取贴息政策,投放专项贷款,推动农田基础设施升级。

金融科技的应用更是让服务“如虎添翼”。通过线上平台,农户可一键申请贷款、查询进度,还能获取农技指导。一位合作社负责人称赞:“中行的服务既快又智能,几天工夫资金就到账了!”

金融活水润“参”业

通化市,我国优质人参主产区,千家人参加工企业在此扎根。然而,融资难、成本高曾是制约产业升级的“拦路虎”。中国银行通化分行立足地方特色,创新推出“人参贷”产品,为产业链注入金融活水。

针对龙头企业,通化分行以纯信用方式为集安益盛药业提供1.7亿元授信,利率下调55个基点,助力其技术研发与产能扩张。对于中小企业和个体户,该行推出差异化服务,经销加工类客户通过“惠如愿·商E贷”线上申贷,种植户则依托“益农快贷”获得信用额度。

票据贴现服务也为企业减负增效,2024年以来,通化分行累计办理贴现金额超过5千万元。某参厂老板感慨:“中行真是雪中送炭呐!”如今,通化人参产业年产值突破千亿元,金融“参”耕细作,让“东北药谷金娃娃”走向全国。

从春耕备耕到产业振兴,从黑土地到长白山,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田间地头。截至今年1月末,该行在备春耕期间累计投放涉农贷款超20亿元,惠及农户超千户,带动客户产值增长10%以上。

未来,该行将继续深化产品创新,拓展服务场景,以“金融报国”的担当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正以实干之姿,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上乘风破浪,书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来源:吉林日报

责任编辑:樊锐祥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