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提醒之后,这一诈骗套路又有新变化。据北京公安“北京反诈”公众号3月1日消息,诈骗App“银联会议”更换马甲,更名变身“中银会议”“抖音会议”,通过专用窥屏软件盗取用户密码、验证码,进一步造成用户资金损失。
从这类诈骗操作流程来看,骗子往往是首先冒充平台客服,假称用户开通了“直播会员”或购买了保险,如不取消就会每月自动扣费。随后通过微信、QQ等聊天软件,发送链接或二维码诱导用户下载上述会议类App,再使用会议类App中的屏幕共享或远程控制功能,在用户登录手机银行并输入密码等后盗取资金。
根据警方披露的案例,65岁的徐女士遭遇了前述诈骗套路。徐女士接到了“某短视频平台客服”来电,被告知其在一短视频平台自动购买了一份保险,每个月需扣款800元。在“取消”该业务时,徐女士按照对方指示下载了“中银会议”软件,并通过“中银会议”软件与对方进行通话,一次次进行密码操作和人脸识别。最后,直到卡内余额被全部转出,返款却迟迟未到账,徐女士这才意识到被骗。
很快,相关诈骗套路便登上微博热搜榜。“防不胜防”“骗子手段层出不穷啊”“前段时间家人已经被骗过一次了,遇到陌生电话千万不要接”……不少用户讨论称。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银联会议”App出现后,“北京反诈”公众号便已经进行提醒指出,北京已有多人上当受骗,且受骗群体多为中老年人。随后,中国银联官方也进行严正声明,指出不法分子利用电信诈骗手段诱导用户在手机上安装该App,存在窃取敏感信息、资金被盗等安全风险。“银联会议”App非中国银联产品,请公众谨防诈骗。
另据反诈民警介绍,徐女士下载的“中银会议”App是最新出现的一种诈骗App,与之类似的还有“银联会议”“抖音会议”等,这些App都是骗子专用的窥屏软件,因为带着“会议”以及“银联”“中银”这样看似官方的称谓,很具有迷惑性。
而从相关App的更名变化来看,从“银联”到“中行”“抖音”,利用知名品牌名义开展诈骗行为成为骗子的常用手段之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指出,诈骗者通过冒充知名品牌,利用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诱导其下载恶意软件或提供敏感信息(如银行账户密码、验证码等),直接导致消费者财产损失,同时还会导致相关品牌的声誉和形象受损。
而这类行为也受到了平台的重视。抖音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类仿冒官方诈骗的行为通常以电话、短信形式广撒网联系用户进行欺诈,平台根据日常线索和用户举报投诉内容,过去一年发现150个境内诈骗团伙,执法部门据此共抓获诈骗犯罪嫌疑人474名。持续通过发布公告、拍摄反诈视频、站内推送提醒等多种方式,提醒用户勿轻易向陌生账号转账汇款,平台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用户下载第三方软件或转账,不会要求用户添加客服社交账号等。
对于这类诈骗方式,北京警方提示,凡是接到陌生电话让下载所谓会议软件,并且在应用市场搜不到的,都是诈骗!
王鹏同样提到,用户应学会辨别官方应用与非官方应用,不轻易下载来源不明的App。对于声称与知名品牌合作的应用,应通过官方渠道进行验证。对于声称是平台客服或官方人员通过微信、QQ等私人聊天软件联系的情况,应保持高度警惕。正规平台通常不会通过私人聊天软件进行敏感操作或要求提供个人信息。
(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