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两个月未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2025-03-03 16:58:55

20250303141804005-25-051e1.jpg

2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1.4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宣布,2月未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连续第二个月按下“暂停键”。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基本“按兵不动”,并通过暂停国债买入、阶段性回笼流动性等方式引导市场修正预期。就当下而言,政策受到人民币汇率偏弱、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防止资金空转等因素掣肘,宽松空间受限。与此同时,当前经济基本面继续趋稳,市场信心有所回升,宽松的迫切性并不高。中国人民银行在《2024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及“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这传递出不急于宽松和相机抉择的态度。

据民生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谭逸鸣团队测算,2月,公开市场累计回笼流动性4773亿元。其中,逆回购净收回9673亿元,MLF净收回20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发行900亿元,开展买断式逆回购1.4万亿元,并有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

谭逸鸣表示,当前中国人民银行投放仍偏谨慎,大型银行资金压力或相对更大。截至2月28日,国有大型银行与股份制银行1年期存单利差仍在高位徘徊,这反映出国有大行负债端压力仍存。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流动性紧张的趋势有望在3月至4月得到缓解。

谭逸鸣表示,在2月至3月“跨月”时点,公开市场操作已转为净投放,显示出中国人民银行呵护流动性的态度。往后看,随着税期、MLF到期、大量同业存单到期、政府债发行等高峰期逐渐过去,资金面压力或趋于缓解。

温彬认为,历史上全国两会前后资金面通常存在趋稳的契机。全国两会后政府债发行若加速上量,市场无法顺畅消化,中国人民银行可能会重启买卖国债予以配合。当前基本面修复过程或存在反复,海外关税加征扰动或加大,也会影响宏观政策的重心和节奏。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责任编辑:庞淳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