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油菜看中国,中国油菜看湖北。油菜是我国第一大国产油料作物,在我国食用油供给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生产的主要区域,也是世界最大的油菜集中产业带。湖北作为长江流域的主要油菜产区之一,油菜籽总产量长期位居全国第二,油菜籽加工处理能力长期居全国第一。据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2024年湖北省夏收油菜面积1892.54万亩、总产292.04万吨,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挖掘油菜、花生扩种潜力”。稳定并提高长江流域油菜产能,对于提升我国食用油自给率、增强话语权、保障国内食用油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帮助湖北省油菜种植户有效管理风险,促进当地油菜产业的健康发展,2023年以来,郑商所连续两年在湖北省开展油菜“保险+期货”项目,承保油菜种植面积约46万亩,覆盖油菜种植主体19400余户,提供了价值约3.3亿元的价格风险保障,为仙桃、天门等地区的油菜种植户提供了一种新型风险管理方式。
油菜籽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油菜籽压榨之后的菜籽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油菜籽在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副产品菜粕属于高蛋白饲料,是家禽、水产饲料的重要成分。2023年度油菜“保险+期货”项目主要是运用菜油期货进行价格风险分散和转移,2024年度项目同时将菜油和菜粕作为价格风险转移标的,更全面地覆盖油菜籽主要产成品,以当地油菜籽产出菜油和菜粕的比例确定对冲的菜油和菜粕现货数量,为参保油菜种植主体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保障。
在郑商所油菜“保险+期货”项目的带动下,湖北省充分认可“保险+期货”的成效。2024年3月,湖北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油菜种植收入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开展油菜种植收入保险,试点保费主要由省市县财政补贴,以郑商所菜油和菜粕期货合约价格作为保险价格,价格风险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对冲。从单一保价格到同时保价格和产量,油菜“保险+期货”项目为种植户撑起了“保护伞”,为他们提供了有效的价格和收入保障,打开了油菜籽风险管理的新思路。
油菜“保险+期货”价格险和收入险试点的开展,有效借助期货工具转移分散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为当地油菜种植主体提供了有效的价格和收入保护。同时,项目开展得到了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的大力支持,财政资金对保费的补贴也能进一步发挥资金的引导示范效应,为后续湖北省油菜种植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有助于“保险+期货”模式的推广。
黄梅县此次参保的农户余果表示:“这次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与到项目中,没想到效果这么好,不仅获得了跌价补偿,而且对今后的种植更有信心了。现在不用总担心油菜价格频繁波动了,心里真是踏实多了,明年肯定还会继续参与!”
“保险+期货”模式为稳定种植户的收入作出了重要贡献,切实维护了农户的利益,增强了农户对油菜种植产业的信心,助力当地油菜种植产业蓬勃发展和食用油供给保障能力的进一步增强。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