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热福建“小婺源”

2025-03-05 16:25:00

20250305112611611-61-399b3.jpg

晨雾未散时,远山如黛的轮廓里已浮起星星点点的鹅黄。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300余亩青田骤然苏醒——层层叠叠的油菜花在早春的风中摇曳,碎金般的花粉随风散落,将海拔400米的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坪盘村浸染成流动的金色海洋。挎着竹篮的农妇穿行花径,布鞋沾满晨露。

“去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但要让‘小婺源’长盛不衰,还得在研学基地建设上加把劲。”坪盘村支书陈妲莎翻着沾满花粉的账本,眉宇间笼罩着轻愁。

这座藏在莆田崇山深处的全国旅游重点村,有着福建“小婺源”的美称,却曾经历甜蜜的烦恼。福建坪盘综合实践基地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开华记得很清楚:2021年公司成立时,村里连标准化的农耕体验区都没有。到了2024年,他们建起非遗工坊、露营地、研学教育基地。

农行莆田涵江支行员工走访福建坪盘综合实践基地有限公司,对接金融需求。蔡云萍/摄

文旅产业“三年培育、五年见效”的特性,让这家民营企业在市场回暖时反被资金链绷紧。“就像看着满山花开,却找不到装蜜的陶罐。”蔡开华称。

农业银行莆田涵江支行的文旅金融服务专班让公司迎来转机。该支行公司业务部经理陈丽芬带着团队在青石台阶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笔记本记满油菜花期数据、民宿入住曲线和研学课程表。陈丽芬介绍:“文旅产业是慢生意,更需要金融‘及时雨’。”调研团队在办公室讨论测算,最终敲定500万元授信方案。

当看到担保方式从“硬抵押”变为“软信用”时,蔡开华的指尖微微发颤:“这笔钱能建起农耕博物馆,孩子们就能摸着犁铧听乡愁了。”

在农行莆田涵江支行文旅金融专班的记事板上,3家企业的融资档案整齐排列。他们创新模式、提高时效,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产业链——从油菜花田到荔城华侨第一村,从土灶餐厅改造到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每笔贷款都带着山野的温度。数据显示,2024年末,该支行文旅贷款余额达1013万元,有效带动了当地民宿入住率的提升。

在采访中看到,蔡开华带着工人进一步建设完善研学教育基地,基地中农行送来的“惠农e贷”流程图与褪色的蓑衣、竹编粮囤相映成趣。山风掠过金色花海,裹挟着金融春雨浸润的芬芳,将“金牌旅游村”的招牌擦拭得愈发锃亮。

当城市孩童在田垄间辨认麦苗与韭菜,当银发族在夯土墙前重拾乡音,那些在账本上跳动的数字,便化作连接过往与未来的虹桥,成为托起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责任编辑:庞淳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