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在分析消费市场时,“一老一小” 这两大类群体备受关注,他们是家庭消费的重要主力军,婴幼儿更被不少父母戏称为 “四足碎钞机”。然而,近期中国宠物数量首次超过婴幼儿数量的消息引发思考:宠物会成为消费新的推动力量吗?
据相关报道,养宠物之风在县城愈发强劲。近两年,在北京打拼的 85 后每次回老家 —— 甘肃西部的一个小城,都明显感觉到县城里养宠物的人日益增多。根据高盛报告,2024 年中国宠物数量首次超过 4 岁以下婴幼儿数量,预计到 2030 年将接近婴幼儿数量的 2 倍,养宠家庭早已破亿。县城已成为宠物经济增长的新主场。
随着养宠群体的不断扩大,县城宠物消费市场日益繁荣。从《2023 - 2024 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可知,2022 - 2023 年,三线及以下城市宠主占比从 21.8% 扩大到 30%,提升幅度远超一线城市。
在宠物种类选择上,县城与北上广等大城市存在差异。大城市养猫更为普遍,2023 年宠物猫数量达到 6980 万只,相较于 2022 年增长 6.8%,2024 年进一步增长至 7153 万只;而宠物犬数量 2023 年为 5175 万只,2024 年为 5258 万只,猫的增速远快于狗。但在县城,狗狗更受欢迎。在县城文化习俗中,狗被视为忠诚、友好的象征,能守护和陪伴,而猫的一些传统印象影响了人们养猫的意愿。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突破 3000 亿元,同比增长 7.5%。2023 年,中国宠物行业从业人数突破百万。
近来宠物数量首次超过婴幼儿数量,这一数据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与消费趋势转变。对于宠物经济的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看。
首先,纵观全球发达经济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宠物大规模兴起几乎成为必然现象。随着经济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精神生活需求日益增加。宠物作为家庭一员,能为人们提供陪伴、安慰和乐趣,成为许多家庭不可或缺的存在。所以,宠物经济的兴起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攀升。当人们基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愈发强烈。宠物作为人类忠诚的伴侣,能给予陪伴、慰藉和情感支持,满足人们内心对温暖和亲密关系的渴望。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养宠物,宠物数量迅速增长,为宠物经济的兴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当前中国消费者对宠物的喜爱毋庸置疑。社交媒体上,各种宠物博主分享自家宠物日常,萌宠图片和视频广泛传播,吸引大量粉丝关注,形成庞大的宠物社交群体。很多城市出现宠物公园、宠物友好商场等场所,方便宠物主人带宠物外出活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对宠物的接纳度在不断提高。大量宠物的出现,使宠物经济形成一定规模。相关统计机构数据显示,中国宠物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从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到宠物医疗、宠物美容等各个环节,都有众多企业参与其中。一些知名宠物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线下门店和线上销售渠道日益完善,宠物经济产业链逐渐成熟。
第三,随着宠物经济的不断发展,宠物的精细化喂养成为趋势。越来越多的宠物主人开始注重宠物的饮食健康、营养均衡以及个性化需求。这种精细化喂养趋势不仅推动宠物食品市场细分和多元化发展,也提升了宠物的消费力。一方面,精细化喂养要求宠物食品具有更高品质和更丰富种类,促使宠物食品企业不断创新和升级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些创新产品的出现不仅提升了宠物的饮食体验,也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支付能力。另一方面,精细化喂养推动宠物服务市场快速发展。例如,宠物美容、宠物医疗、宠物训练等服务项目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这些服务项目的出现不仅满足了宠物主人的个性化需求,也为宠物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第四,长远来看,宠物经济无疑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宠物在家庭中的地位只会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为宠物经济带来新的可能性,比如智能宠物设备的研发应用、基因检测服务的普及等都将极大改变传统的宠物养护方式。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细分化和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未来将会有更多新兴业态出现,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来源: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