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5 日,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 等资本市场发展举措。报告强调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为公募基金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指引。
作为资本市场参与者,多家基金公司以长期视角进行投研布局。在基金经理培养上,部分机构实行 “7 年周期” 概念,即任职前 3 年看优点、3 年 —5 年看缺点、5 年 —7 年观察学习能力,为基金投资的长期视角提供机制保障。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公司可通过发行科技和科创主题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科技创新领域,支持企业研发与成长;还可通过参与并购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某基金公司研究部负责人表示,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引下,公募基金应树立大局意识,加强投研能力建设。该公司自成立以来累计为 740 家科技企业提供 IPO 募资支持,产品持有新质生产力企业发行的股票市值合计 278 亿元(数据截至 2024 年 12 月 1 日,筛选电子、计算机、通信、传媒、国防军工行业 IPO 公司;持有新质生产力股票市值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新质生产力标的选择标准为 “新质生产力综合指数” 成分股)。2020 年芯片行业低谷期,该公司科技组成立,通过前瞻布局践行长期主义,陪伴优质科技企业成长。
在产品布局方面,多家基金公司围绕科技主线形成分层体系。例如,聚焦高纯度中国 AI 应用、AI 大模型应用、AI 端侧 + 科技新基建等方向的产品;半导体领域布局龙头标的及国产化方向;还有低波科技产品等。完整的科技产品矩阵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资源配置功能,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资金保障。
业内人士指出,2025 年应重点关注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应用、半导体与芯片、端侧硬件与新型终端设备、机器人与具身智能、生物制造与创新药、商业航天、专精特新企业以及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在应用方面,聚焦国内已具备渠道、数据和客户基础的软件及应用产业链;在端侧方面,关注布局 Agent 功能的手机厂商、笔记本产业链及眼镜、具身智能等新终端模式。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与物理世界交互的优质载体,随着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推进,国内机器人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期。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