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金融 “组合拳” 拓展消费新空间

2025-03-07 15:11:25

扩大内需是战略之举,提振消费是重中之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 2025 年重点任务时,把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摆在首位。

以旧换新拉动市场销售增长、服务零售保持较快增长、交通出行类服务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2024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87895 亿元,比上年增长 3.5%。亮点纷呈的消费成绩单背后,财税金融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春节档电影票房连破纪录,冰雪消费正酣…… 新年新气象,新春消费市场一片火热,财税金融从供需两端持续发力,不断打开消费新空间。

春节前夕,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三大品类 “国补” 政策正式落地。消费者纷纷趁着优惠更换新设备,“国补” 加上平台跨店满减和地区消费券,新机优惠力度很大。“以旧换新政策扩围以来,每天都有大量消费者进店咨询,询问能否享受补贴政策。” 相关平台事业部总经理表示。截至 2 月 9 日,相关平台的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整体成交环比分别增长超过 41%、72%、60%。

“真金白银” 的补贴迅速点燃消费热情。据统计,2024 年,以旧换新政策共惠及 6400 多万消费者,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产品的销售额超 1.3 万亿元。今年补贴政策扩围后,1 月 20 日至 2 月 1 日,已有 1470.4 万名消费者申请了 1886.7 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政策加力扩围,财政资金提供坚实保障。2024 年中央向地方下达了 1500 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各地积极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截至 2024 年底,1500 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基本使用完毕。今年,中央财政已预下达消费品以旧换新首批资金 810 亿元。

政策加力扩围,还有金融手段来支持。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深入实施,补贴的申领支付流程不断优化,消费体验越来越便捷。比如相关平台与银联合作接入云闪付,消费者在 APP 内可直接领取政府补贴。同时,金融机构不断完善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与以旧换新政策叠加发力,进一步激发消费潜能。

在一家汽车 4S 店内,消费者在销售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微信小程序订购,并线上办理了汽车分期业务:“以旧换新补贴、分期贷款,动动手指就能快速搞定。”

快捷方便的背后,是消费金融的创新。某银行分行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新能源车以旧换新的情形,分行提供了专属金融方案,以消费者旧车的价值作为授信参考,极大简化了贷款审批流程和所需材料。这种 “汽车以旧换新 + 分期付款” 组合方案帮助越来越多消费者降低购车门槛、提升购车体验,去年该银行分行汽车分期客户服务量同比增长 15%。

“消费信贷产品与以旧换新的有机融合,能够放大政策提振消费的实际效果。” 相关研究员表示,要进一步优化消费信贷产品体验和使用场景,让消费贷款、消费分期等产品更好嵌入以旧换新等消费活动,建议将多样化的消费分期和支付工具纳入 “国补” 可使用的支付范围,提升商家运营效率和消费者体验,最大化发挥 “国补” 对消费的拉动作用。

“趁着多项优惠政策叠加的窗口期,赶紧来提车。” 在一家新能源车门店,消费者下定决心买下新车。消费者算了一笔新老政策优惠账:新车零售价 15 万元,通过以旧换新政策可享受补贴 1.5 万元,通过延续实施的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能节约税款 1.5 万元,总计节省购车成本 3 万元。

以旧换新等新政策发力的同时,减税降费等既有政策不断优化,持续为消费者减轻负担。

“为方便购车人办理车购税业务,我们提供了多种办税渠道,除了在办税服务厅或 4S 店办理之外,还可以通过电子税务局、相关小程序等方式线上办理。” 相关税务部门总会计师介绍,2024 年,相关地区税务部门已累计办理新能源车车购税减免 57.6 亿元。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不仅靠减负,更重要的还得靠增收。“尤其是要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相关学院教授认为,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受收入波动影响较大,且边际消费倾向通常相对较高,因此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是有效提振消费的重点。

“提低”“扩中”,普惠金融正加速发力。

新年伊始,一家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需要周转资金,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来到创业贷款担保中心提交贷款申请,没想到从咨询、申请到收到贷款,只用了 6 天时间。“而且个人贷款贴息额度提高到了 30 万元。” 该负责人说,这下,扩大果园规模、多请工人有了 “本钱”。

推广创业担保贷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支持农民致富增收;加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首贷、续贷投放,助力稳就业稳收入…… 中国人民银行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 年四季度末,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 32.9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4.6%,增速比各项贷款高 7 个百分点,全年增加 4.2 万亿元;农户经营贷款余额 10.3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3%。

“消费的背后是收入的支撑,收入的背后是就业的保障。” 相关研究院院长表示,从中长期来看,财政金融要加大力度助企稳岗促就业,同时还要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施策进一步减轻居民负担,加快释放消费潜力。

想去东北滑雪?先来某地买装备!出发去东北之前,有游客先来了趟省内游:“经常在社交平台上刷到某地滑雪服的帖子,干脆过来让当地的朋友带我淘几件,这边款式很多,价格也不贵。”

亚冬会的举办,让很多年轻人领略了冰雪运动的魅力。最近,某地聚集了近 300 家户外用品生产企业的县城,吸引了越来越多前来购置滑雪装备的外地游客。

“冰雪经济火了,我们作为产业链的一环也跑出了‘滑雪速度’。” 一家户外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指着厂区外满载的货车表示,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的滑雪服销量激增 120%,新开的产线很快就满负荷运转。

该负责人对自家产品很自信,但同时也很清醒,随着冰雪装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差异化竞争压力也更大了,市场对产品科技含量、外观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需要购买大量新面料、优化滑雪服设计、开辟新的生产线,来应对当下市场需求的变化。” 该负责人说,虽然产品卖得火热,但持续的投入让公司资金周转出现困难。

好在金融解决方案很快送上门来。当地农商银行以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供的名单和数据为基础,专门为当地滑雪装备产业开发了 “共富・冲锋贷” 金融产品,为这一类企业贷款打造 “直通车”。通过实地调查和审核,当地农商银行很快就为符合贷款条件的公司发放了 350 万元生产经营贷。“有了资金支持,我们今年要建厂房扩产能,还要拓展产品线,生产帽子等滑雪配套产品,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 该负责人说。

通过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多元化服务,金融推动供给端增强与需求端的适配性,更好适应消费结构变化,满足越来越多元和快速变化的消费需求。积极支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兴消费场景外,在传统的消费领域,金融机构也不断优化细化产品和服务,灵活适配居民在居住、健康、家政等方面越来越细分的消费场景。

“现在的装修贷又方便又灵活。” 因为工作调动刚安家的消费者最近办理了某银行 “云宅贷” 业务,100 万元的贷款额度可供灵活提款,还有提款优惠券减免部分利息支出,“这样就能够根据装修进度合理安排支出,也不会挤占日常消费。”

日益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与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双向奔赴”、互相激发,共同推动实现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4 年四季度末,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消费性贷款余额 21.01 万亿元,同比增长 6.2%,全年增加 1.24 万亿元。

相关研究员表示,要进一步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加大对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的支持;财税金融应加大力度支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型消费和服务消费,并且将更多资源向潜力巨大的县域消费倾斜,覆盖更广阔的消费人群的多层次消费需求。

来源:21 经济网

责任编辑:王立钊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