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内蒙古金融监管局指导下,内蒙古自治区保险行业协(学)会围绕“维护权益”这一核心主题,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2025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建立“制度筑基、教育赋能、宣传扩声”的三位一体工作体系,促进消费者金融素养提升,推动保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制度筑基 扎紧风险防控
篱笆协会坚持将诚信建设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核心抓手,严格执行《内蒙古自治区保险销售人员诚信信息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季报告、零报告、定期通报机制,形成动态更新的从业人员信用档案。截至2024年12月末,行业诚信信息平台已收录245条表彰信息、401条不良执业记录,为行业人才准入等提供重要参考。推进车险理赔服务规范化建设,落实《内蒙古车险理赔查勘定损人员从业管理自律公约》。
教育赋能 筑牢群众认知防线
内蒙古保险行业协(学)会编制并印刷了202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十大典型案例、非法“代理退保”风险提示书等系列宣传资料,共计三万份,供各会员单位用于开展相关宣传活动。3月8日上午,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内蒙古监管局的指导下,内蒙古自治区保险行业协(学)会与内蒙古银行业协会于呼和浩特中商世界里商场共同举办了“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集中宣传活动。多家银行保险机构积极投身于现场宣传工作,共同构建了一个“线上+线下”“行业+社会”的全方位宣传网络。
在活动现场,42家保险机构通过设置宣传展台、分发宣传手册及宣传折页以及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向参与市民直观且深入地传播金融保险知识,揭露各类保险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提供防范非法“代理退保”风险的提示,以增强公众的风险意识,并促进理性消费观念的建立。“唉,前阵子我邻居就被这种"代理退保"坑惨了。说是能帮忙全额退保,结果交了手续费,最后保险没退成,身份证、银行卡信息全被倒卖了。现在整天接到诈骗电话,保险也过了犹豫期退不了。要我说,有啥问题就该直接找保险公司客服,或者打12378银行保险消费投诉维权热线,可千万别信这些黑中介的花言巧语。天上不会掉馅饼,贪小便宜要吃大亏的!你们这个宣传活动是该多提醒提醒我们老百姓。”市民薛大哥对现场工作人员说道。在活动期间,保险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现场对金融基础知识以及金融消费者的八项基本权利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答,累计接待超过200人次的市民咨询。
“这个节目有趣又有料,‘代理退保不可信,依法维权要理性。销售过程全留痕,纠纷举证不慌张。’一首说唱歌曲既学习了知识又提高了警惕”观看文艺表演的市民张先生感慨地说。平安人寿内蒙古分公司、瑞众保险内蒙古分公司、民生保险内蒙古分公司等机构围绕“维护权益”主题进行了艺术创作,将保险知识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防骗反诈防范技巧与保险投保与理赔服务与歌舞相结合,传达了行业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诚信经营的态度。在演出的期间,穿插了关于“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益”的知识互动问答环节,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积极参与。
宣传扩声 凝聚社会共治合力
内蒙古保险行业协(学)会积极利用自有传播渠道,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内部刊物《内蒙古保险》,特别开设了“3·15”专栏,共发布了超过50篇的活动动态、典型案例分析以及风险提示类文章。此外,为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内蒙古保险行业协(学)会搭建“3·15”金融宣教资源的对接桥梁。在“3·15”期间,新北疆财经特别制作《北疆“保”典》专题栏目,为保险机构提供展示自身宣传特色的平台。各保险机构可结合实际自行申报并选择适合的主题,为消费者解答在保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普遍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强消费者对保险理解和信任。
内蒙古保险行业协(学)会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以更实举措践行金融为民初心使命,为构建自治区和谐稳定的金融生态环境、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