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千亿元险资私募证券基金“在路上”

2025-03-11 16:47:12

我国首只保险系私募证券基金目前已将500亿元额度全部投资落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批复、待投资落地的金额还有1120亿元。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完善、资本市场生态的优化,险资长钱将持续流入A股,实现资本市场稳健运行与中长期资金稳定回报的良性互动。

险资加仓还很有空间:68家险企调升权益投资上限 9大险企增4500亿_手机新浪网

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险资运用余额约33.26万亿元。监管部门批准险资机构通过设立私募证券基金等方式进行长期股票投资。首期参与试点的机构为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双方联手出资设立鸿鹄志远(上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总额度500亿元,于2024年2月29日成立,3月份正式启动投资。该基金主要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截至2024年3月初,已成功投资落地500亿元,实现风险低于基准、收益高于基准的良好业绩表现。

2024年1月26日,金融监管总局批准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总规模为520亿元,太平洋人寿等获批 。3月4日,批准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总规模为600亿元,人保寿险等5家保险公司获批。

2024年9月26日出炉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努力提振资本市场。2025年1月22日,《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正式发布,诸多举措与险资紧密相关。

险资机构积极响应。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表示,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有利于改善资本市场资金供给和结构,促进形成中长期资金保值增值、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将为险资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中国人寿正积极推进长周期考核机制建设。

普华永道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表示,保险机构应该发挥长期资金的优势,在做好自身资产负债匹配的前提下,支持国家长期战略和企业的长期发展,发挥“耐心资本”的稳定功能,减少资本市场的投机行为,熨平股市的非理性波动,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影响中长期资金入市的主要因素包括考核机制、资本约束和监管制度等,去年以来多项政策持续优化,很好地疏通了一些险资入市的堵点。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王立钊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