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蓄水”浇灌民营经济“繁花”

2025-03-14 14:11:42

2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这是最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也是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主持的首次民营企业座谈会,体现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释放出的是稳民营经济的政策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并强调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让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安心谋发展的“定心丸”,为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

回首来路,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踏浪而起,一路高歌猛进。从1980年温州的章华妹领到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到一轮轮创业兴业、发展民营经济的热潮,一批批极具活力的民营企业蓬勃兴起,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其“五六七八九”(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的特征凸显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就业、促进增收、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具体体现,银行业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积极健全政策框架,强化督导落实,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2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召开会议。会议要求,要保持对民营企业稳定有效的增量信贷供给,加大民营小微企业的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力度。

近年来,银行业精准对接民营企业金融需求,多措并举“春风花雨”,持续加大信贷投放,不断创新产品服务,积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当然,目前民营企业依然存在着信用不足、信息不对称等制约;存在着缺数据、缺征信、缺担保仍是民营企业的普遍现状。面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新变化新特点,金融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也要“提档升级”——量要足,质也要高;要重供给,也要重需求;既要提供助力,也要防控风险,统筹推进、靶向发力。因此,金融机构需要立足企业需求,探索多样化的支持举措,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与产品类型,提高金融支持与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的适配程度,要精准“输血”,助力“造血”,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要通过科技赋能、信息共享来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解决因“三缺”(缺数据、缺征信、缺担保)而造成的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存在盲点的问题,完善融资环境,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突出问题。银行业是信贷的主渠道,让更多金融资源流向民营经济的同时,还要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民营企业支持力度。为此,金融支持的落地方式既不能是“运动式”的,也不能“撒胡椒面”,而应该是长期可持续的、精准有效力的,切实贯彻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相关要求,主动靠前、持续发力,切实推动小微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不断增强民营小微融资的服务可得性和商业可持续性。

春风送暖启新程,奋楫扬帆正当时。相信银行业能围绕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出实招出硬招,铺就康庄大道,以金融“蓄水”浇灌民营企业“繁花”,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卢昕)

责任编辑:贺小蕊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