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注意到,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在内的多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超过了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在此之前,这一现象仅出现在部分区域性中小银行中。
通常而言,储户存款期限越长,意味着要损失更多流动性,对应会获得更高的利息收入。对于存款利率倒挂,业内人士普遍表示,当商业银行预判存款利率将继续下行时,会选择主动减少吸收利率较高的中长期存款,降低利率就成为调节供需的重要手段。小小的数字变化中,实际上包含了对利率趋势的研判。
银行负债管理的需要
3月12日,查询工商银行手机银行APP发现,该行50元起存、三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年利率为1.90%,而50元起存、五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只有1.55%。建设银行手机银行中,三年期与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利率也存在同样的倒挂现象。
部分银行五年期存款产品年利率甚至低于一年期产品。点开招商银行“灵动存”产品页面,该产品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利率分别为1.60%、1.70%、1.50%,而五年期利率仅为1.55%。
除了全国性商业银行,部分城商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也在向三年期靠拢或降至更低水平。比如,南京银行手机银行APP中显示,该行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最高可达2.15%,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最高只能达2.10%。江苏银行三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目前持平。
“银行中长期存款利率继续倒挂,在2025年进一步加剧,且开始出现在更多类型的银行中。”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高级分析师艾亚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预期未来市场利率将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发放高利率、长期存款,可能面临高息负债锁定风险,导致净息差收窄,这是部分银行选择调降长端定期存款利率的原因。与此同时,资产端收益压缩也在倒逼银行对负债端定价进行调整。
除了受存款利率下行预期影响,长短端利率变化也与银行营销策略有关。“部分中小银行短期内面临流动性压力,通过提高短期存款利率来吸收存款,能够缓解短期资金紧张局面。这是银行强化资产负债管理、优化利率风险管理的措施之一。”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称,此外,存款利率倒挂也与一段时间来短期存款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有关。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认为,近年来居民存款定期占比有所提升,商业银行根据客户需求及负债管理需要,更好地稳定负债成本,可能会相应调整存款期限和资金利率。从存款占比看,五年期存款占比相对较低,对银行负债影响整体有限,利率倒挂并不会对银行负债产生特别明显影响。
看清利率趋势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持续处于下行通道。2024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去年7月、10月,主要银行根据市场利率变化,先后两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支持稳定银行负债成本,为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创造有利条件。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25年包括存款利率在内的市场利率下行,仍将是大势所趋。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期间表示,今年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目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下行空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也有下行空间。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回升向好阶段,政策仍将继续发力稳经济,金融机构致力于维持息差稳定,需要做好负债管理工作,包括合理调整存款利率、优化存款结构、提高活期存款占比等。叠加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重定价、存款定期化等影响,未来银行业存款利率可能仍有下行空间。”梁斯称。
艾亚文表示,春节前后,部分银行加大揽储力度,存款利率有所反弹。但随着“开门红”效应褪去,2025年2月以来,银行存款利率均有所下滑。“整体来看,存款利率大概率还会继续下行,鉴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预期,这种现象可能是趋势性的。”
董希淼同样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利率仍然处于下行趋势,存款利率还有可能继续下降。居民可从自身风险偏好、投资需求、投资能力等出发,做好适合个人和家庭的资产配置。如果追求稳健收益,可以在存款之外,配置一部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以及国债等产品。如果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适当增配股票、偏股型基金以及黄金等产品。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