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年以来保险公司收到“罚单”超两百张

2025-03-17 15:27:29

保险公司有大小的区别吗?小公司的保险靠谱吗?看完我才知道!__财经头条

2025年开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及各地分支机构持续强化保险行业监管。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3月13日,今年全国保险公司累计收到“罚单”216张,合计罚没金额达6935.69万元。从违规类型看,编制虚假材料、业务操作违规、保险欺诈等仍是主要问题。监管对重点问题“亮剑”势头延续,从数额上看处罚力度有所加大,部分头部险企分支机构出现高额罚单。法律界人士提醒,保险消费者相对弱势,要注意保护自身权益。

对比2024年第四季度,今年首季行政处罚数量达216家次,不及去年四季度的327家次,但罚没金额达到6935.69万元,已超过去年四季度的6680.85万元。平均每张“罚单”罚没金额较去年上升57.17%。从地域看,江苏、山东、吉林三地罚单数量居前,分别达23张、21张、20张。其中,江苏省多家险企因财务数据造假、业务数据不真实等被集中处罚,单省罚没金额约650万元。

从违规事由看,“三大问题”尤为突出。涉及“虚假材料”的共有124张“罚单”,占比超五成。主要包括虚列费用套取资金、虚构中介业务、财务数据不真实等。其中“百万元”罚单颇为引人注意。“业务违规”紧随其后,共产生104张“罚单”,占比48%,主要包括未按规定使用备案条款费率、跨区域经营、内控管理缺失等。此外,与保险消费者权益息息相关的“保险欺诈”问题共产生36张“罚单”。典型违规行为包括欺骗投保人、承诺合同外利益、诱导不实告知等。

对于高发违规行为,监管也从提高行业内控水平角度持续发力。从今年处罚情况来看,监管持续聚焦数据真实性。有业内人士表示,从处罚情况来看,监管部门通过调取系统数据、穿透核查业务凭证等方式,加大对虚假报表、虚挂费用的打击力度。同时,“问责到人”进一步强化。今年有4张“罚单”同时处罚公司与相关责任人。

除了加强对违规个案的惩处,强监管体系建设也在持续推进。《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作为保险公司统一监管评级制度,金融监管总局将依据《评级办法》对保险公司开展监管评级并实施分类监管。《评级办法》要求全面考虑公司治理、偿付能力、负债质量、资产质量(含资产负债匹配)、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经营状况、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公司经营管理各方面的风险,并根据整体风险大小确定评级结果,充分真实反映其实际风险水平。此前举行的金融监管总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透露,“建立金融消保工作协调机制,消费者服务平台和产品查询平台上线运行”等多项措施已落地。

业内人士提醒,保险消费者在遭遇保险欺诈等问题时,可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消费者可向各级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如拨打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电话“12378”,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进行投诉、申请纠纷调解。消费者在保险机构拒绝调解的情况下,也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消费者在发现保险违规行为时,应当立即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如保单合同、缴纳保险费的银行回单、保险宣传单页、与保险经纪人的微信聊天记录或电话录音等。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也需警惕非法中介以“代理维权”“全额退保”为幌子,引诱消费者支付高额代理费,因此遭受更大的财产损失。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王立钊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