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贷款增长态势稳定均衡

2025-03-17 16:49:35

20250317111829247-24-de21a.jpg

3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 2025年2月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0.52万亿元,同比增长7%,环比增速持平;狭义货币(M1)余额109.44万亿元,同比增长0.1%,增速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1.78万亿元,同比增长7.3%。业内人士普遍指出,今年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14万亿元,增长态势稳定均衡,符合当前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特点。与此同时,2月政府债券发行明显提速,对社会融资规模形成了有力的支撑。

居民购房明显回暖

信贷方面,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约1.01万亿元,虽同比少增约4400亿元,但仍处于历史高位。这背后存在季节性因素影响。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1月信贷靠前发力,人民币贷款增量创历史新高,使得2月信贷投放季节性回落。同时,地方化债等因素也对信贷增量形成扰动。地方政府专项债加快发行后,短期内融资平台可能会偿还一部分银行贷款,导致存量贷款数据“缩水”。

从结构上看,2月企(事)业单位新增贷款约5.82万亿元,同比多增近4000亿元。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认为,在政策引导下,今年信贷投放继续靠前发力,同时,金融机构存在“早投放、早受益”需求,带动信贷投放节奏明显前移。居民贷款方面,2月居民贷款主要受中长期贷款拉动。对此,梁斯表示,2025年2月,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成交套数为531.87万平方米、4.7万套,同比上涨31.76%和25.84%。受春节靠前因素影响,1月份居民看房购房需求下降,但数据显示2月份居民购房动力明显回暖,带动房地产销售大幅多增。

货币供应方面,2月M2增速稳健,M1延续止跌回升势头,但增速小幅回落。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1月年终奖发放后,居民活期存款增速大幅上行,2月M1增速会出现自然回落。按照新口径测算,目前M1增速已连续3个月处于同比正增长状态。这一方面反映出2024年三季度一揽子经济支持政策出台后,市场信心提升,带动企业经营、投资活跃度上行;另一方面说明楼市持续回暖,带动居民存款向房企活期存款转移速度加快。

政府债券发行提速

社融方面,初步统计,2025年前两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9.2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2万亿元。其中,2月新增社融约2.23万亿元,同比多增约7374亿元。

从结构来看,前两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87万亿元,同比多增548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6156亿元,同比多增414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2.39万亿元,同比多增1.49万亿元,后者对2月社融增长提供了最有力支撑。

“‌年初以来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明显提速,这与财政部提前下达新增债务额度以及部分地区试点‘自审自发’等因素有关。”梁斯介绍,在稳增长需求驱动下,通过发行专项债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有助于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更好助力经济发展。

Wind数据显示,2月国债、地方债净融额分别新增4185亿元、1.27万亿元,同比分别多增1538亿元、8595亿元,地方政府债发行尤为积极。“后续看,今年财政赤字率定为4%,关键财政指标悉数上调,全年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财政支出强度明显加大。”温彬说。

金融将持续支持基建、消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为实现这一目标,接下来各项财政、金融政策还有哪些发力空间?

在王青看来,下一步关键是要加大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拨付力度,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挖掘科技型企业、民营企业的信贷融资需求,以结构性增长带动信贷总量增长。

近期,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温彬明确,促消费政策加码有望带动居民端消费领域信用活动修复。未来,促消费将围绕“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三方面展开,在“两新”支持政策扩围激发消费潜力之外,着力优化“一老一小”领域服务消费供给。金融业还将提升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领域的金融服务供给。

梁斯预计,全国两会过后多项重磅措施将加速落地,金融机构将持续发力支持基建、消费等重大领域发展。随着逆周期调控政策持续发力,实体经济资金需求将同步回升,预计金融数据将继续延续转暖态势。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责任编辑:庞淳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