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白酒产品成为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他服务甚至投资的重要一环,但背后暗藏套路甚至骗局。消费者在购买这些产品后,往往面临维权困难。
有消费者反映,通过“买酒荐股”模式购买白酒后,发现荐股服务效果不佳,但退款无门。例如,有消费者花费1万元购买某品牌酱酒,获得VIP选股资格,但后续推荐的股票大多亏损,联系退款时被拒绝。这类模式通过白酒建立买卖关系,而荐股服务名义上是“赠送”,导致消费者维权困难。
另一种模式是“买酒换分”,消费者购买白酒后获得积分,可用于兑换其他产品或服务,但积分兑现规则不断变化,最终难以兑现。例如,某平台推出“金豆积分”活动,消费者购买白酒后获得积分,但积分需通过完成广告任务或拉新用户逐步兑现,导致消费者陷入“拉人头”的困境。
这些模式中,白酒多为近年出现的新品牌或开发产品,实际价值未经市场验证。部分平台通过不断更名、更改规则等方式逃避监管,消费者维权难度加大。
业内人士指出,白酒尤其是酱酒的高货值、易保存特性,使其成为“割韭菜”工具。近年来,部分白酒品牌通过团购开拓市场,价格对标名酒,降低了消费者的警惕性。一些不法分子将白酒与股票、招商等结合,开发产品“定向收割”。
来源:经济观察报